各位养猪的老铁们,今天咱们来唠点要紧的——猪身上哪些地方最爱长疝气?这事儿说大不大,但真要摊上了,处理不好可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打水漂。下面这些干货,可是我从十几年养殖场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
养猪人都知道,疝气就是肚子里东西跑错地儿了。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这三个部位最遭殃:
类型 | 发病原因 | 典型症状 | 易发群体 |
---|---|---|---|
脐疝 | 先天闭锁不全+后天腹压高 | 脐部柔软鼓包,按压可回缩 | 20kg以下仔猪 |
阴囊疝 | 遗传性腹股沟孔过大 | 单侧阴囊肿胀,提后腿能缩小 | 未阉割小公猪 |
腹壁疝 | 外伤导致腹肌破裂 | 突发性不规则肿胀,触诊有破口 | 各阶段猪 |
这张表可得收好了,去年山东某猪场就是靠它,把疝气发病率从8%压到2%。
预防篇:
治疗篇:
有个绝活教大家:手术时在疝孔撒把磺胺粉,能降低80%感染率,这招我在2025年天水市畜牧局培训课上学到的。
特别提醒:现在市面有种新型生物胶,术后喷在创口能形成保护膜,比传统绷带方便多了,就是价格小贵。
干了十五年养殖,我的场子现在这么操作:发现疝气立即隔离,脐疝用保守治疗省成本,腹股沟疝直接手术+去势同步搞。今年2000头仔猪里就出了3例,处理及时都救回来了。记住,疝气这事就跟治感冒似的,早发现早处理,千万别拖到肠子坏死——去年行情那么好,隔壁场子就为这个亏了二十万,血的教训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