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段)你是不是刚接触养猪的新手?是不是总觉得母猪下崽这事儿特别玄乎?明明喂得挺用心,怎么母猪生完崽子反而掉膘、奶水不足?实话告诉你啊,这里头八成是产前喂料出了问题。今天咱就唠唠这个养猪新手最容易踩坑的环节——临产母猪的喂料门道。
养猪老把式们常说"看猪下菜碟",这话真不假。母猪的膘情直接决定了喂料策略。膘情好的母猪(就是那种屁股圆滚滚,走路晃悠悠的),产前一周就得开始减料了。为啥呢?这时候胎儿已经长得够大了,再喂太多容易压迫肚子,还可能让母猪便秘,直接影响到分娩。
反过来膘情差的母猪(摸着肋骨都硌手的那种),这时候千万不能跟着减料。得加喂豆饼这类高蛋白饲料,不然产后准保奶水不足。记得去年有个养殖户跟我说,他家母猪生完崽子奶水少得可怜,结果一看产前饲料表——好家伙,瘦母猪按肥母猪的标准减料,这不乱来嘛!
这可不是今天想换明天就能换的。产前10-15天就得开始慢慢换成哺乳期的饲料了。突然换料的话,母猪肠胃受不了,搞不好还连累小猪崽拉肚子。具体怎么换?比方说第一天换1/5,三天后换到一半,这样逐步过渡最稳妥。
这里头有个细节新手特容易忽略——粗饲料要减少。像酒糟、豆渣这些大体积的饲料,到产前1-2天就该停掉了。这些饲料占地方不说,还容易让母猪肚子胀得难受。我有次去猪场参观,看见有养殖户临产前还给喂红薯藤,结果母猪分娩时使不上劲,急得兽医直跺脚。
产前7天是个关键分水岭。膘情好的母猪这时候每天要减掉10%-30%的精料,到产前1-2天直接减半。但减料不等于饿肚子,可以改喂麸皮汤这种好消化的流食。这里有个误区要提醒:不是所有母猪都适合减料!瘦母猪这时候反而要加料,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说到具体操作,给大家列个对比表:
当母猪开始叼草做窝、乳房能挤出奶水的时候,马上停喂常规饲料!这时候只能喂豆饼麸皮汤,既补充体力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有次我在猪场值夜班,凌晨三点发现母猪有临产迹象,赶紧把白天准备好的麸皮汤热上。结果这窝下了14只,母猪生完还能站起来喝水,状态特别好。
(自问自答环节)可能有新手要问:"那到底产前喂多少算合适?"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拿300斤的母猪来说,膘情好的话产前3天每天喂3斤左右,瘦母猪可能要喂到5斤。实在拿不准的,教你们个土办法——看母猪粪便,要是拉得顺畅不干结,说明喂料量正好。
小编观点:
养猪这事儿吧,真不能照本宣科。我见过太多新手拿着标准喂料表生搬硬套,结果把母猪养出毛病。关键得学会观察——摸膘情、看粪便、察状态。记住啊,产前喂料就像给孕妇准备待产包,既不能缺东少西,也不能胡乱塞一堆用不上的。把这些门道摸清了,保证你家母猪顺顺利利下崽,崽子个个壮实!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