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说老张,你这牛咋越喂越瘦啊?"去年在河南牛交易市场,亲眼看见老乡因为买错饲料急得直跺脚。您猜怎么着?他买的"特价饲料"每吨便宜800块,结果养出来的牛比邻居晚出栏两个月,算上多耗的草料钱反而亏了3万多!
**为啥老养殖户打死不用杂牌料?**咱们仔细说:
咱举个实在例子——山西吕梁的老李头,换了正大饲料后,肉牛从13个月出栏缩短到11个月,光是水电费就省了八千多。所以说啊,省小钱吃大亏这话在养殖行当里真是血泪教训。
最近跟内蒙古的养殖大户喝酒唠嗑,听说个新鲜事:有家饲料厂把水产养殖的技术用在牛身上了!说的就是通威饲料,他们那个过瘤胃蛋白技术真不是吹的,牛吃了消化率直接提升19%。
今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三大品牌:
🆚 通威:把鱼饲料的氨基酸平衡技术跨界移植,日均增重冲到1.58公斤(比行业平均高22%)
🆚 铁骑力士:在四川山区搞了个"24小时送达"服务,去年大雪封山时硬是比别家早18小时送到
🆚 亚太中慧:专攻高端市场,用他们的饲料养出的雪花牛肉,每公斤收购价能多卖4块钱
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用亚太中慧喂够180天的牛,后腿肌肉能多长3指厚。这可是北京新发地肉贩子拿尺子量出来的,做不了假!
上个月去黑龙江参观了个存栏2000头的牧场,老板老王给我透了底:"买饲料不能光看单价,得算每公斤肉的饲料成本。"他们家用禾丰牧业的耐寒配方,冬天牛群呼吸道疾病直接少了六成。
挑饲料的黄金三原则:
河北保定有个聪明人老刘,去年把新希望六和的饲料和自种青贮玉米混喂,把料肉比从6.3:1压到5.8:1,500头牛多赚了11万。这操作就跟咱老百姓买菜搭着买一个道理!
最近整理了二十多个牛场的喂养数据,发现个反常识的现象——最贵的饲料不一定最烧钱!拿亚太中慧来说,虽然每吨贵2000块,但养出来的牛能早半个月出栏,算下来每头反而多赚300多。
三档饲料对照表:
类型 | 日均成本 | 日均增重 | 适合场景 |
---|---|---|---|
经济型 | 9.6元 | 1.2kg | 50头以内小散户 |
均衡型 | 12.8元 | 1.5kg | 200-500头专业户 |
高端型 | 15.4元 | 1.7kg | 屠宰场定向收购户 |
举个真实案例:吉林老金家同时用通威和大北农两种料做对比,结果通威组的牛比大北农组日均多长0.3公斤肉。等等,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夸张?后来发现是通威在东北新建了生产线,新鲜度确实更好。
干了十五年养殖,我总结出个门道——买饲料得像找对象,合适最重要。去年帮我表弟选饲料时,直接带着他去厂里转了圈,这几个问题您得记牢: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别看饲料成本占了养殖总投入的45%,但选对饲料能让其他55%的成本花得更值。就像咱买手机,两千块的手机用一年就卡,五千块的用三年还流畅,这笔账养殖户可得算明白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