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猪最头疼啥?十个有八个会拍大腿:母猪要么不下崽,下了崽奶水又不够!去年河北养殖户老李就栽在这事上——他家20头母猪平均产仔数才9头,比邻居少了整整4头。问题出在哪?农业农村部专家一看饲料配方直摇头:"这玉米含量都赶上育肥猪了!"今天咱们就唠透这个理儿,教你避开母猪饲料配方的那些坑。
千万别以为母猪和肉猪吃一样的料就行,这里头讲究大了去了。2025年《中国母猪营养白皮书》数据吓人:错误配方导致母猪淘汰率增加23%!特别是这三个要命的坑: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那具体该怎么配比呢?咱们拿实战案例说话)
山东某万头母猪场去年产仔数冲到14.2头,他们的秘诀就是分阶段精准喂养。这是他们用了五年的黄金配方表:
阶段 | 粗蛋白% | 粗纤维% | 钙% | 赖氨酸% |
---|---|---|---|---|
空怀期 | 14 | 6 | 0.8 | 0.65 |
妊娠前期 | 15 | 8 | 0.9 | 0.75 |
妊娠后期 | 17 | 7 | 1.0 | 0.85 |
哺乳期 | 18 | 5 | 1.2 | 1.05 |
这个表看着简单,实操时得注意三个细节:
豆粕涨到4000块/吨咋办?广西养殖户阿芳的三替代方案值得学:
不过这里有个坑得特别注意——替代原料必须做预处理!去年湖南某猪场直接混用生豆粕,结果引发母猪集体腹泻,损失了二十多万。
自己配饲料真能省下30%成本?河南老周家的实操方案给你答案:
他们用这三件套,配合**"433"原料采购法**(40%长期合同、30%期货锁定、30%现货),硬是把每吨饲料成本压到比大厂价低150块。
说到 我倒觉得配母猪饲料就像炒菜——大厨都知道同样的食材,火候差半分味道就天差地别。那些死抠配方的,还不如花心思琢磨母猪的实际状态。就像我们村养猪能手王婶说的:"看母猪眼睛比看配方表管用,眼屎多了就得调料!"各位看官说是不是这个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