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豆粕价格怎么跟过山车似的?上个月隔壁老王家买的时候还是3200一吨,这个月突然涨到3500,气得他直拍大腿。今儿咱就唠唠这个事儿,保准让你听完就能摸着门道!
🌞【冷知识开胃菜】豆粕用量最大的三个月能吃掉全年四成库存!去年我在山东某养殖场亲眼见过,12月单月进货量足足是6月的三倍。仓库大叔叼着烟说:"这季节要是不囤够货,春节前饲料生产线就得停工喝西北风!"
📆【用量为啥跟着季节跑?】
说白了就仨原因:动物长膘期、节日备货潮、气候大变脸。拿养猪来说,9月到1月是催肥黄金期,饲料里豆粕比例得比平时多15%——就像咱们过年要吃饺子,猪也得吃"营养套餐"啊!
你猜怎么着?中秋节前月饼厂疯狂收购鸡蛋,间接把豆粕需求也给拱上去了。去年8月底,河南某饲料厂突然加购200吨豆粕,就是因为接了月饼厂鸡蛋供应商的急单。
🌧️【南北差异能气死人】
北方10月开始供暖那会儿,养殖场要给畜禽"加餐"御寒,豆粕用量蹭蹭涨。可南方5-6月梅雨季节,饲料容易发霉长毛,这时候采购量能砍掉一半!我在广东见过养殖户老李,6月只敢买平时三分之一的量,仓库都空得能打羽毛球了。
季节 | 北方操作 | 南方操作 |
---|---|---|
春季 | 慢悠悠补货 | 开始准备防汛 |
夏季 | 正常采购 | 缩量50%防霉变 |
秋季 | 疯狂囤货备战春节 | 逐步恢复采购量 |
冬季 | 24小时轮班卸货 | 按需采购不过量 |
🚨【新手必踩的三个坑】
上个月有个江苏的兄弟,听说豆粕要涨价就囤了半年的量。结果遇上棉粕价格大跳水,现在看着满仓库高价豆粕,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采购时机的黄金法则】
记住这三个时间节点准没错:中秋前20天、立冬前后、春节前45天。我跟着老采购学了三招:
✨提前锁价:在旺季前签保价合同
✨分批进货:9月先买30%,11月补50%,剩下看行情
✨关注替代品:菜粕、棉粕价格波动会扯豆粕后腿
去年用这法子,硬是比同行省了8万块运费。特别是春节前那波行情,早订货和临时抢货的差价能达到每吨500块——够买两头猪崽了!
💡小编:豆粕市场就是个天气预报,看懂季节变化才能不挨淋。把9-12月的需求曲线刻在脑门上,配合当地养殖周期做计划,保底能守住15%利润。下回看见价格上蹿下跳,先别急着骂街,掏出手机看看黄历——保不齐又是哪个节气在作妖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