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发现刚出生的小猪仔莫名其妙就蔫了?明明喂了奶、打了疫苗,可死亡率就是降不下来?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让无数养猪新手抓狂的问题。先说个扎心的事实——根据多个猪场数据统计,新手养殖户的仔猪死亡率普遍比老手高30%以上。这差距到底差在哪?说白了就是温度、喂奶、防压这三件"小事"没做到位。
去年我在广西某个猪场亲眼见过,一窝12头仔猪因为保温不当,3天内死了7头。你猜问题出在哪?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比人类婴儿还弱,出生后半小时体温能下降4℃。这时候要做的不是急着喂奶,而是立刻用干燥粉或蒙脱石粉把身上擦干——有数据显示,用对干燥粉能缩短体温恢复时间30%。
具体操作分三步走:
有个养殖户跟我吐槽:"我家母猪奶头够啊,怎么还有仔猪饿死?"问题就出在初乳分配不均。现在高产母猪动不动就生15头,但有效奶头只有12个,这时候就得用"分批哺乳法":
传统做法 | 改进方案 | 存活率变化 |
---|---|---|
放任自由吃 | 按体重分批喂 | +22% |
固定时间喂 | 2小时轮换制 | +18% |
具体怎么操作?举个真实案例:
这里有个关键点:出生6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超过这个时间,免疫球蛋白吸收率直接腰斩。要是遇到母猪奶水不足,赶紧用"交叉寄养"——把强壮的仔猪暂时转移到其他母猪那里。
说个反常识的现象:70%的压死事故发生在母猪翻身时,而不是躺下时。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
有个四川的猪场老板告诉我,自从加了斜坡地板,压死率从7%直接降到3%。这改造成本才几百块,比天天盯着看合算多了。
新手最容易忽视的就是环境消毒。去年河北有个案例,猪场因为没做空舍消毒,整窝仔猪感染流行性腹泻,死亡率高达80%。记住这三个保命操作:
Q:怎么判断保温温度合适?
A:伸手摸仔猪躺的位置,感觉像摸婴儿奶瓶的温度就对了。要是仔猪扎堆睡觉,说明太冷;分散躺卧才是舒适状态。
Q:保温箱脏了怎么办?
A:千万别用水冲!用蒙脱石粉+干燥粉1:1混合,既吸潮又消毒。记住:干燥比清洁更重要。
Q:母猪不配合寄养咋办?
A:选刚断奶的母猪,趁它涨奶时转移仔猪。有个小技巧:把寄养猪和亲生仔猪混在一起蹭气味,成功率提高50%。
说到底,降低死亡率就是个"较真"的活。温度差1℃、喂奶晚1小时、消毒少1次,累积起来就是生死差别。我见过最牛的养殖场,把断奶存活率做到了97%,秘诀就三条:温度盯死小数点、喂奶精确到分钟、消毒当成吃饭日常。别看这些操作简单,能坚持下来的新手,三个月就能甩开同行一大截。最后说句大实话——养猪没有捷径,但跟对方法能少走十年弯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