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调制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改变原料形态的加工过程。你可能不知道,直接饲喂的玉米秸秆利用率不足40%,但经过调制后可达65%以上。核心目标是提升饲料的:
自问:直接喂原料不更省事吗?自答:未调制的饲料存在3大缺陷:
① 抗营养因子(如豆类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
② 物理屏障(如谷物坚硬的外壳)
③ 营养失衡(钙磷比例失调等)
调制带来的4个关键改变:
调制类型 | 处理方式 | 适用对象 | 效果提升 |
---|---|---|---|
物理调制 | 粉碎/蒸煮 | 谷物类饲料 | 消化率↑15% |
化学调制 | 氨化/碱化 | 秸秆类粗饲料 | 蛋白含量↑5% |
生物调制 | 发酵/青贮 | 青绿饲料 | 维生素B族↑300% |
水分控制是成败关键:青贮饲料要求60-70%含水量,而颗粒饲料需控制在12%以下。温度把控更重要:
调制时间同样讲究:青贮需要密封发酵20天以上,而蒸汽压片玉米仅需15分钟高温处理。记住这个公式:合适处理=原料特性×调制方法×设备条件。
个人观点:现代养殖场必须建立调制标准体系,建议配置专职营养师把关。最近测试发现,采用复合调制技术(物理粉碎+生物发酵)的饲料,育肥猪日增重比传统方法提高22%,这比单纯增加饲喂量划算得多。别在调制环节偷工减料,这里每投入1元钱,后期能省3元兽药开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