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村头老李家去年靠加工玉米秸秆饲料,愣是赚了辆小货车?可隔壁老王同样搞饲料加工,却被罚了五万块!这饲料加工到底算不算农产品初加工啊?今儿咱们就掰扯明白这个让人脑壳疼的问题,保证你看完能摸着门道!
先给各位透个底儿——去年全国有127家小作坊因为没搞清政策栽跟头!这事儿关键得看加工方式。举个栗子🌰:你要只是把玉米棒子碾碎了压成块,这叫物理加工,妥妥的农产品初加工;可要是往里头加益生菌搞发酵,哎哟那性质就变了,得按工业品管!
最近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河北张家口老刘家,专门用麦麸加工饲料,去年申领到了3万元农业补贴。可同村的李大哥搞了个发酵饲料,不仅补贴没拿到,还被要求补交环评报告。所以啊,新手千万记住这条红线——别碰化学添加剂,别改原料本质属性!
实话实说,现在二手市场淘设备也得精打细算!给你列个实在清单:
不过咱认识个机灵鬼——山东临沂的小王,人家专搞青贮饲料加工。就买了个二手切碎机和打包机,总共花了2.8万,现在每天加工20吨玉米秸秆,专供周边养牛场。所以说啊,找准细分市场真能省下一大笔!
先泼盆冷水:去年行业平均利润率才9.6%!但会动脑筋的照样能赚。比如河南周口的张大姐,专门收购榨油厂的花生壳下脚料,加工成兔子饲料,利润率愣是干到22%!
这里头有个门道:
不过得提醒各位,去年有46%的纠纷都是因为质量不达标。特别是湿度控制,像老赵家去年有一批饲料含水量超标,直接赔了养殖户2万块押金!
今年环保督查可严了!重点查两样:
安徽亳州的小陈有个妙招——专做干法加工。设备全用封闭式的,去年不光没被查,还拿了县里1.5万环保补贴。反观邻镇的老孙家,图省钱没装除尘设备,现在机器都被贴了封条!
要我说啊,这行当就像打麻将——既要会看政策这张牌,又要懂得算经济账。最近发现个新路子:跟食品厂合作,把他们的过期面包、饼干渣加工成饲料原料,成本能省四成!不过可得把住质量关,去年广东就有个老板用了霉变原料,赔得裤衩都不剩。
最后给句的话:新手千万别贪大求全!先从单一品类做起,比如专门加工花生秧饲料或者酒糟饲料。就像我们村的小芳,专做鹌鹑饲料,现在都成方圆五十里的供货商了。记住喽,在这行混,稳扎稳打比什么都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