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王家的小牛三个月就圆滚滚,你家的还瘦得像竹竿?这事儿得从去年我表叔家那场教训说起。他家牛犊养了半年没长到300斤,饲料钱倒贴进去小两万。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里头的门道,特别是新手最容易栽的跟头。
初生犊牛三天定生死
刚落地的小牛崽子,就跟早产儿似的娇贵。去年村里李婶家五头牛犊,就因没抓好这黄金72小时,最后只剩两头存活。关键得盯紧三件事:
(突然想到)有老铁问:"我家犊牛总拉稀是不是着凉了?"八成是奶温没控好!我专门买了畜牧温度计,发现奶温差2℃犊牛消化率就降30%。现在喂奶前必测温度,跟伺候月子似的仔细。
饲料转换期要玩心理战
从喝奶到吃草料的过渡期,就像给小孩断奶。我摸索出个"温水煮青蛙"法:
(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这是我家试验过的配方对比表:
阶段 | 传统喂法增重 | 阶梯喂法增重 | 成本差额 |
---|---|---|---|
0-30天 | 0.8kg/天 | 1.2kg/天 | +15元/头 |
31-60天 | 1.0kg/天 | 1.5kg/天 | +22元/头 |
61-90天 | 1.2kg/天 | 1.8kg/天 | +30元/头 |
牛舍布置暗藏玄机
去年参观现代化牧场才开窍,人家犊牛栏的地面是带3%坡度的!回来我把牛棚改造了,尿水自动流进排水沟,犊牛皮炎发病率直接降七成。普通农户可以这么整:
(拍脑门)温度控制这事太要命!特别是断奶那周,温差超过5℃就容易应激。我现在牛舍里挂三个温度计,东北角、中间、西南角各一个,确保整个空间温差不超过3℃。
疫苗这事别耍小聪明
前年镇上爆发犊牛痢疾,老周家图便宜买的走私疫苗,结果全军覆没。必须按这个时间表走:
说个真事:隔壁村有人给怀孕母牛打疫苗,结果导致流产。切记疫苗类型要看说明书,有些疫苗孕牛禁用!
最后说说省钱诀窍
总有人问我:"养犊牛能不能省点饲料钱?"我的经验是:
(突然提高嗓门)但有三样钱绝对不能省!疫苗钱、消毒钱、犊牛保温钱。去年冬天省了保温灯的电费,结果治感冒花的钱够交三年电费!
看着自家牛圈里膘肥体壮的犊牛,再想想当初交的学费,总算明白个理:养牛就跟种地似的,该下的功夫一点不能少。照着这些门道坚持半年,要是你家犊牛还不见长,尽管来找我老张理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