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户老张最近总在嘀咕:"这玉米胚芽粕到底能不能喂牛?听说能省不少钱!"咱们先扒一扒它的硬核实力。
核心营养指标亮眼:
跟豆粕一对比就看出门道了:
对比项 | 玉米胚芽粕 | 豆粕 |
---|---|---|
粗蛋白含量 | 18%-22% | 43%-46% |
吨均成本 | ¥1800 | ¥3800 |
代谢能(MJ/kg) | 8.5-9.5 | 9.8-10.5 |
赖氨酸含量 | 0.6%-0.8% | 2.5%-3.0% |
这价格差看得人心动吧?但注意了,替代豆粕不是简单换材料,得讲究科学配方!
新手最头疼的就是:"该喂多少才不伤牛?"按我这些年走访牛场的经验,记住三个关键数:
用量三原则:
经典配方大公开:
玉米50% + 胚芽粕18% + 豆粕10% + 麸皮15% + 预混料7%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日增重能提高8%-12%,饲料成本直降15%!
但别光顾着高兴,必补营养清单得记牢:
去年隔壁村老王图便宜,把胚芽粕加到25%,结果牛集体胀气,兽医费花了小两万。新手必看避坑指南:
三大致命错误:
效果自检妙招:喂料后4小时,蹲牛屁股后头数瘤胃蠕动。正常每分钟5-7次,要是降到3次以下,赶紧调整配方!
说实话,玉米胚芽粕绝对是中小牛场的福音,但咱得明白——它永远替代不了豆粕!我的经验是:先拿5%的量试水,观察半月再逐步加到15%。
去年对比实验发现:
现在豆粕价格坐过山车,学会用玉米胚芽粕打配合,等于给成本上了双保险。但千万记住:牛的健康才是根本,可别为了省钱把牛喂垮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