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全球每十吨饲料就有一吨贴着中国标签,而这家四川起家的企业,硬是把饲料卖成了"中国名片"。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看看新希望这个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是怎么把饲料生意做到全球第一的。
**年产2876万吨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小时往世界各地养殖场输送3250吨饲料,连起来能绕地球两圈半!支撑这个数字的是三大杀手锏:
举个具体例子,他们在埃及政变期间逆势建厂,现在北非市场占有率突破23%。这可不是简单的堆量,而是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碾压。当同行还在本土厮杀时,新希望已经玩转"北美采购+东南亚生产+中东销售"的产业闭环。
你以为饲料就是玉米豆粕搅和搅和?新希望早把实验室搬进了养殖场:
最绝的是他们给母猪定制的"月子餐",单头年省24公斤饲料。别小看这个数,千万头规模下相当于省出3万辆卡车的运量,折合成本约24亿。这波操作直接把养殖户的利润空间撑大了50块/头。
新希望出海可不是简单粘贴,人家有套"三本护照"理论:
当年在越南跟正大抢市场,新希望愣是给经销商多让了2个点利润。这招"让利换市场"直接把对手整不会了,现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杀进前四。更狠的是"三年亏损期"策略——前三年亏钱培育市场,第四年开始收割,越南工厂现在利润率反超本土。
Q:饲料企业为啥要争全球第一?
A:这行业就是个"规模游戏"。新希望一年采购9000万亩耕地产的粮,议价能力能把豆粕价格压到地板价。规模上去了,单吨生产成本能降5%-8%,这才是真金白银的竞争力。
Q:养猪的为啥要研究母猪月子餐?
A:一头母猪年省24公斤看似不多,但千万头规模就是24万吨饲料,够50万人吃一年。更关键的是,精细化喂养让仔猪存活率提升12%,这可是实打实的增收。
Q:海外建厂不怕血本无归?
A:新希望有个"三三制"避险法——三分之一本地融资、三分之一战略合作、三分之一自有资金。当年埃及建厂就是这么操作的,现在成了北非供应链枢纽。
小编拍大腿说:
新希望这全球第一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家把规模打底、科技突围、责任护航玩成了组合拳。现在饲料行业的竞争早就不看谁家玉米堆得高,而是拼谁能把大数据塞进猪饲料、把社会责任变成竞争力。不过话说回来,海大集团海外销量已经反超新希望,这饲料之王的宝座还真不是铁打的。要我说,未来三年得看谁能在生物饲料研发上抢先半步,毕竟现在全球都在盯着减碳增效这块肥肉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