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养牛羊的朋友,十有八九都在这三个地方栽跟头:要么觉得饲料越贵越好,要么粗饲料随便凑合,再不就是添加剂乱加一通。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人给牛喂整颗黄豆,结果导致瘤胃胀气,抢救费用够买半年饲料了。
新手必看三不要:
粗饲料占日粮50%-80%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去年内蒙古有个牧场,用甜菜颗粒粕+玉米秸秆的组合,饲料成本直降25%,日均增重反而提高了23%。这里教大家个简单公式:
季节 | 主粗饲料 | 辅助饲料 | 成本(元/头/天) |
---|---|---|---|
春夏 | 新鲜牧草 | 玉米青贮 | 8.5-12 |
秋冬 | 氨化秸秆 | 花生秧 | 5.8-9 |
特别提醒:青贮开封后要在7天内用完,否则酸度超标会导致牛羊拒食。
精饲料不是越贵越好,关键看搭配。河北老张的肉牛场用70%玉米+20%发酵豆粕+10%麦麸的配方,比传统配方每吨省了380元,料肉比还降了0.15。这里有个万能公式:
基础版(适合育肥期):
进阶版(产奶期加料):
市面上的添加剂五花八门,其实新手必备的就三样:
去年宁夏有个案例,养羊户加了0.3%丝兰提取物,不仅粪便氨味减少70%,每只羊还多赚了38元。
Q:为什么我的牛羊越喂越瘦?
A:八成是粗精比例失调了!检查下饲料中粗纤维是否低于18%,精料有没有超体重1.2%
Q:雨季饲料发霉怎么办?
A:三个应急方案:
Q:低成本配方怎么配?
A:试试3322法则:30%本地秸秆+30%加工副产品+20%青贮+20%精料,山东某牛场用这招年省28万饲料费
这些年走访上百家牧场,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会用本地资源的养殖户永远最赚钱。就像河南老李用酒糟替代30%精料,新疆阿卜杜用棉籽粕做蛋白源,这些土办法往往比高价进口饲料更管用。反刍动物喂养说到底,就是在微生物需求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平衡——你给瘤胃菌群伺候舒服了,牛羊自然给你好回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