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养殖新手们,你们是不是也经常被这个问题绕得头晕?我隔壁村的老王去年养了2000只鸡,就因为在饲料上抠门没加脱霉剂,最后赔得连鸡棚电费都交不起!今儿咱们就仔细聊这事,保管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去年全国饲料质检报告显示,每3袋全价饲料就有1袋检测出霉菌!特别是玉米、豆粕这些基础原料,就跟发霉界的"种子选手"似的。
举个活生生的例子:河北保定的李大姐,去年贪便宜买了批没加脱霉剂的饲料。结果喂了半个月,猪群集体拉稀,兽医一来就确诊是黄曲霉中毒。算下来药费比饲料钱还贵两倍,你说这亏不亏?
重点来了:
最近总听人说"祖辈养牲口都不用这玩意",这话就跟"老一辈不用手机"一个理儿——时代不同啦!现在饲料原料来源复杂,运输储存环节多,早不是过去自家种粮的时代了。
看组对比数据就明白:
项目 | 用脱霉剂组 | 不用组 |
---|---|---|
日均增重 | 0.75kg | 0.62kg |
料肉比 | 2.8:1 | 3.2:1 |
发病率 | 5% | 23% |
这是山东某猪场做的90天对比试验,用脱霉剂组每头猪多赚86块!这钱花得值不值,明眼人都能算清楚。
市面上产品五花八门,新手最容易踩这三个坑:
1️⃣ 盲目选便宜货(有些黏土类产品会把营养也吸走)
2️⃣ 不看适用范围(鸡用产品喂奶牛可能产出带毒牛奶)
3️⃣ 乱加用量(1吨饲料加5公斤反而影响消化)
去年河南老周就吃过亏:买了袋装脱霉剂,结果检测发现有效成分只有标称值的一半。现在他逢人就念叨:"认准农业部登记证,比啥广告都靠谱!"
见过最离谱的操作,是有人把发霉饲料拌脱霉剂接着喂!这跟吃馊饭配胃药有啥区别?正确操作应该是:
举个反面教材:江苏的养鸭场主图省事,把脱霉剂和饲料一车拉来,结果高温暴晒导致有效成分失活。这就跟把冰棍放太阳底下一样——白花钱!
说点的话:在养殖行当混了八年,见过太多省小钱赔大钱的案例。我的建议就三条:
最后说句实在的:现在气候变化大,饲料原料又来自天南地北。咱不能总用老办法对付新问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