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养殖新手是不是总在月底对着饲料库存发懵?明明按书本公式算好的量,怎么总是不够用?上个月我表弟接手了个80头母猪的小场子,照着"存栏数×3公斤×30天"的算法备了7.2吨饲料,结果月底差了整整1.8吨!你猜怎么着?哺乳母猪的食量他压根没单独算!今天就唠唠这个让无数人栽跟头的计算门道。
存栏数可不是简单数猪头!得仔细算:
举个活例子:广东老张的猪场有30头哺乳母猪(平均带10崽)、50头妊娠中期母猪、20头后备母猪。你猜他去年为啥每月饲料总差3吨?光把哺乳母猪当普通母猪算,这一项就少算了30×10×0.4×30=3600公斤!
🌟基础公式:(各类母猪数量×对应日采食量)×30天
但这里头有三大坑:
日采食量是个变色龙:
🌟损耗系数这个隐形杀手最容易被忽略!
季节这个捣蛋鬼:
黑龙江养殖户老李跟我吐槽,去年冬天按公式算要备28吨,结果实打实用掉32吨!低温让猪得多吃15%的饲料来御寒,这钱花得跟烧暖气似的。
拿个真实案例说事:河南王大姐的150头母猪场
但王大姐实际用了28吨!差在哪?
🔍查账发现:
现在她的计算公式升级成:(理论值×1.12)+安全储备2吨,这个1.12的系数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
每周三搞突击检查:
建个母猪电子户口本:
贵州有个聪明养殖户,给每头母猪戴电子耳标。手机一扫就知道:"哦,这头112号明天该转哺乳舍了,得提前调整喂料量!"
料槽改造省大钱:
去年参观了个浙江的标杆场,人家把平底料槽改成V型的,配合防拱杆,饲料浪费直接从8%降到3%!场长老刘说:"这改造费两个月就省回来了。"
说句实在话,现在市面上那些智能饲喂系统吹得天花乱坠,我倒觉得不如备个计算器实在。上个月见了个冤大头,花五万块装了个"德国进口计量系统",结果因为没算转群过渡期的饲料增量,每个月照样差个一两吨。养殖业说到底还是得靠人盯、手摸、心算,那些小数点后头的数字,可都是咱养猪人的血汗钱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