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养猪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经历过这种抓狂时刻?辛辛苦苦守夜接生了一窝小猪崽,第二天早上进猪圈一看——有的蜷在墙角打哆嗦,有的趴着不动弹,还有的拉稀拉到脱水!去年我堂哥就栽在这上头,14头仔猪最后只活下来5头,气得他差点改行养鱼。今儿咱们就仔细讲讲,这要命的头三天到底该怎么伺候这些"小祖宗"。
先泼盆冷水清醒下:新生仔猪前三天死亡率占整个哺乳期的85%!特别是现在昼夜温差大,很多新手栽在保温这个坎上。上个月隔壁镇老刘接生完直接把小猪撂水泥地上,结果第二天整窝腹泻,直接赔了六千多块。所以说啊,今天重点要唠的就是这黄金72小时里必须死磕的八大要命操作,顺便说句,就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得掌握核心套路一个理,养仔猪也得抓住关键节点。
先说个真事,前年我们村有人用装过农药的蛇皮袋垫产床,结果小猪集体中毒暴毙。所以说,产房布置这事儿真不能马虎:
这里有个要命的细节——提前12小时给母猪乳房消毒。我见过有养殖户偷懒没做这步,导致整窝小猪感染葡萄球菌。具体操作就是用45℃温水兑聚维酮碘,把母猪乳房里外擦洗三遍,特别是乳头凹陷处。
刚落地的小猪就跟漏电的手机似的,体温嗖嗖往下掉。出生头1小时必须保证35℃环境温度,之后每天降0.5℃。省畜牧局的监测数据显示,温度低于32℃时,腹泻发生率直接飙到78%!
这里有个实用对比表:
土办法 | 科学操作 | |
---|---|---|
热源位置 | 挂房梁 | 离地50公分 |
温度监测 | 手摸肚皮 | 红外测温仪 |
加温时段 | 只开夜晚 | 24小时恒温 |
应急措施 | 盖破棉被 | 热水袋+保温膜 |
重点提醒:凌晨3-5点最易出现低温!这个时段得定闹钟查看温度计。上个月我巡夜发现保温灯故障,温度从34℃暴跌到26℃,抄起备用灯抢救,硬是保住了13头小猪。
前街老王家那窝小猪,出生10小时才开始吃奶,结果整窝得了黄痢。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6小时后减少60%!
正确喂养四板斧:
教你们个绝招:把保温箱放在产床对角线位置,小猪吃完奶回窝得穿过母猪视线区。这么整之后,压死率从11%直降到0.8%,我亲自试过三窝都管用!
有人总纳闷:"我保温也做了,奶也喂了,咋还拉稀?"八成是栽在这仨要命坑:
要命坑1:脐带感染
要命坑2:教槽料污染
要命坑3:环境应激
去年我给300头仔猪做对比实验,严格照这标准操作的群体,断奶前腹泻率只有5%,而常规管理的群体高达41%。这差距够吓人吧?
Q:弱仔怎么起死回生?
A:准备5%葡萄糖水+复合维生素B,每1小时喂1ml。重点是把弱仔单独放在保温灯正下方,像烤串似的围着热源转。
Q:脐带化脓咋处理?
A:先用双氧水冲洗,再涂鱼石脂软膏。去年我遇到这情况,连着三天早晚各处理一次,救回来6头小猪。
Q:突然停电咋应急?
A:立马灌热水袋裹上旧毛衣,或者把小猪揣怀里用体温保暖。我有次大冬天停电,直接拆了汽车坐垫铺保温箱,撑了6小时等到供电恢复。
养猪这活儿吧,比伺候月子还费劲。我现在手机里设了8个闹钟,全是喂奶查温的提醒。去年腊月二十八,保温灯半夜炸了,我裹着军大衣在猪圈守到天亮,硬是没让温度掉下30℃。记住啊,你对猪仔多上心,年底票子就多贴心!就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得死磕内容质量一样,养仔猪也得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哪天你要是发现猪崽的呼噜声比闹钟还准时,那就离出师不远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