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养牛新手老李最近愁得睡不着觉——买了20头牛犊,光饲料费一个月就烧掉2万多!这事儿让我想起五年前自己踩过的坑:当时以为饲料就是玉米秸秆拌点豆饼,结果牛越喂越瘦,兽医来检查说是营养失衡。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饲料里的门道,特别是新手最关心的"牛的饲料到底有啥成分?怎么配能省30%成本?"
说白了,牛的伙食跟咱人类吃饭一个理儿,得讲究荤素搭配。先说占大头的能量饲料,玉米、高粱这些就是牛的"米饭馒头",得占到精饲料的60%-70%。别看玉米便宜大碗,1说它的淀粉转化率能高达90%,但喂多了牛也会得"富贵病"——瘤胃酸中毒听说过吧?去年隔壁村有头牛就因为这个胀气死了。
这里有个实用数据:500斤的育肥牛每天要吃5斤玉米面才够劲儿,不过得搭配15斤青贮饲料,不然牛的胃就跟吃了糯米团子似的堵得慌。说实话,我刚养牛那会儿总觉得玉米喂越多越好,结果牛拉稀拉到脱水,后来才明白精饲料不能超过日粮的40%。
接下来是长肌肉的硬菜——豆粕、棉籽饼这些蛋白质饲料。育肥牛每天得吃够1.5斤豆粕才能长1.8斤肉,不过这里有个坑:棉籽饼得脱毒处理,直接喂会中毒。5的数据显示,大豆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6.2%,比玉米高4倍多,难怪老养殖户都说"豆粕喂得好,牛儿跑不了"。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我给300斤育肥牛试了25%豆粕+50%玉米的配方,日均增重直接破2斤!但要注意哺乳母牛的蛋白质得加到18%,跟孕妇要补叶酸一个道理。
这玩意儿看着像边角料,实际是养牛的关键!青贮玉米、干草这些粗饲料必须占日粮60%以上,就跟人不能光吃肉不吃菜似的。2提到,稻草的粗纤维含量高达35%,虽然难消化但能刺激瘤胃蠕动。去年我贪便宜少喂了粗饲料,结果牛集体便秘,那场面...不提了!
这里有个省钱妙招:青贮时加2%尿素,粗蛋白含量能翻倍。但得注意麦秸这类粗饲料要氨化处理,处理后的消化率能提高40%。
Q:为啥有的牛越喂越瘦?
A:八成是缺了这三样👇
Q:突然换饲料牛不吃咋办?
得用七天过渡法:
牛的类型 | 蛋白质需求 | 精粗比例 | 每日成本 |
---|---|---|---|
哺乳母牛 | ≥18% | 3:7 | 12.5元 |
6月龄牛犊 | 20%-22% | 4:6 | 9.8元 |
育肥牛 | 14%-16% | 4:6 | 10.2元 |
这个表格数据结合了3和4的配方,实测日均增重能达到1.8-2.2斤。不过要注意棉粕用量不能超过10%,去年老王家图便宜多加了5%,结果牛集体中毒血亏8万!
养牛这事儿吧,就跟做饭一个理儿。能量饲料是主食,蛋白质是荤菜,粗饲料是青菜,矿物质就是油盐酱醋。别总想着找什么"祖传秘方",把基础四类成分按牛的生长阶段搭配好,自然能养出膘肥体壮的牛群。那些在饲料上瞎折腾的,最后八成要交智商税——别问我咋知道的,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