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做的玉米酒糟总发酸?八成新手都栽在这两个环节
上个月邻居老张用高压锅蒸玉米,结果整缸酒糟发黑发臭。其实发酵失败的元凶往往藏在选料预处理和温度把控里。掌握正确方法后,每10斤玉米能省下3块钱成本,出酒量还能提升20%。
玉米选不好,后续全白搞。去年我用陈年玉米试过三次,发酵完总带着霉味。换成当季新玉米后,酒香浓郁度直接翻倍:
预处理三要素:
市面酒曲五花八门,新手建议用安琪甜酒曲。拌曲比例得看老天爷脸色:
季节 | 每10斤玉米 | 酒曲用量 | 发酵时长 |
---|---|---|---|
夏天 | 35克 | 0.35% | 3天 |
冬天 | 55克 | 0.55% | 5天 |
拌曲要像撒孜然烤肉,分三次撒入。去年我图省事一次倒完,底层酒曲全被压死。记住先拌中间再拌四周,每粒玉米都得裹上"白霜"才合格。
容器选错=慢性自杀。不锈钢桶发酵十次八次长白毛,换成陶缸问题全消失。每天早晚要当两次监工:
救命绝招:缸底垫竹篾导流多余水分。这样发酵的酒糟干湿度刚好,钓鱼打窝不散,喂猪也不拉稀。
Q:表面长白毛还能救吗?
A:立刻挖掉霉变部分,剩下的拌3%新酒曲重新密封。工具得用白酒擦过!去年我这样救回两缸酒糟,省了50斤玉米钱。
Q:怎么判断发酵完成?
A:抓把酒糟搓开看三个信号:
Q:发酵三天没酒香咋办?
A:八成温度太低,搬缸到灶台边或裹棉被。去年冬天用暖水袋贴缸底加热,12小时就出香了。
要我说啊,发酵这事儿就跟哄媳妇似的——温度高了怕烫着,低了怕冻着。最近发现个新窍门:缸口蒙纱布再盖盖,透气防虫两不误。上周试了这招,出酒量直接多两成!下次你们试试,保管让隔壁老王都来偷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