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母牛的老铁们十个有九个犯愁——喂少了怕牛掉膘,喂多了怕浪费饲料。今儿咱们就掰扯清楚,从空怀期到哺乳期,手把手教您科学配比母牛口粮,让每分饲料钱都花在刀刃上。
空怀期母牛说白了就是个"待机状态",这时候的饲料讲究"吃饱不撑"。精料占体重0.5%左右,重点补足钙磷等矿物质。内蒙古农牧厅调研显示,膘情中等的母牛受孕率比过肥的高23%,比过瘦的高37%。
参考配方:
河北老张去年用这个配方,200头母牛空怀期缩短15天,节省精料费用2.8万元。关键得注意:
怀孕母牛就像"带球跑饲料要跟着胎儿发育走。前3个月精料占体重0.8%,到第8个月得加到1.5%。陕西试验场数据表明,科学配比可使犊牛初生重提高1.2公斤,成活率提升18%。
阶段配比表:
妊娠阶段 | 精料占比 | 粗纤维要求 | 钙磷比例 |
---|---|---|---|
0-2月 | 0.5% | ≥18% | 1.5:1 |
3-7月 | 1.0% | ≥17% | 2:1 |
8-9月 | 1.5% | ≥15% | 2.5:1 |
辽宁某牧场用这个方案:
这时期的母牛就是个"移动奶站",每产3公斤奶需补1公斤精料。内蒙古某牧场用高蛋白配方:
关键指标控制:
有个坑千万要避开:产后前3天别急着喂催乳料!山东李大姐去年产后马上喂豆饼,结果引发乳房炎,直接损失两头犊牛。正确做法是产后前3天喂易消化的麦麸粥,第4天开始逐步增加精料。
这个阶段饲料配比错不得,产前15天到产后45天是母牛生死线。江苏某牛场用"三阶段过渡法":
他们特别添加的围产期预混料包含:
新手常见三大误区:
正确操作姿势:
有个神器推荐——近红外快速检测仪,3秒钟测出原料营养成分,比传统化验快50倍,虽然要3万多一台,但大型牛场半年就能回本。
现在前沿牧场都在玩"个体化饲喂",通过:
个人观点:
母牛饲料配比不是数学题,而是系统工程。见过最牛的配方师,会根据牛舍温度调整能量浓度——冬天每降1℃增加0.5%玉米用量。未来三年,随着生物发酵技术和智能饲喂设备普及,母牛日均采食量误差有望控制在±50克内,这才是真正的精准养殖。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