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今儿咱们来唠唠这个让牛"吹气球"长肉的秘诀。话说隔壁村老王去年养了50头牛,眼瞅着别人家的牛一天长三斤,自家牛却像被按了暂停键。后来才发现,问题全出在预混料配方上!今天咱就把这配方里的门道仔细说。
刚断奶的小牛犊就跟婴儿似的,肠胃娇嫩得很。这时候的预混料得兼顾营养和消化,就像给娃冲奶粉得讲究比例。根据某大型养殖场的实验数据,用玉米57%+豆粕22%+预混料5%打底,再掺7%棉粕补充蛋白,小牛日增重能提高15%。
这里头有三大要点:
举个栗子:河北张大姐去年按这个配方喂牛,小牛断奶后一个月就长了80斤,比往年快了整整十天!
等牛长到600斤左右,就跟青春期小伙似的要"拔个儿"。这时候得调整配方拉伸骨架,为后期长肉打基础。根据2025年最新养殖数据,这个阶段用玉米59%+豆粕23%+预混料4%的组合,配合每天2小时户外运动,骨架发育速度能提升30%。
这里头讲究个"三增三减":
去年内蒙古的智慧牧场就靠这个配方,配合物联网监测系统,把骨架生长期缩短了10天,日均省下2块钱饲料钱。
等到牛长到900斤往上,那就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了。这时候的配方得像健身教练的增肌餐,高热高蛋白。7提到的玉米62%+豆粕24%+预混料4%组合,配合2%小苏打防酸中毒,能让日增重突破4斤大关。
重点盯紧这三项:
安徽某养殖场去年用这个配方,配合"甜高粱+青贮玉米"的粗饲料组合,出栏时每头牛多赚了500块。
在饲料行当摸爬滚打八年,总结出三条血泪教训:
最后提醒各位:看见网上那些"万能配方"千万别信!牛的品种、气候、饲料原料质量都会影响配方效果。有条件的最好找厂家做定制配方,就像5说的,现在个性化预混料才是趋势。下次拌料记得先称重再搅拌,可别学老王拿铁锹瞎搅和,白白浪费了好饲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