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个在花鸟市场碰见个新手,捧着个蛐蛐罐问我:"大哥,这祖宗三天不吃东西了,该不会要升天了吧?"我凑近一看差点笑出声——罐子底下堆的全是面包屑!这事儿让我想起当年养死的第一批蛐蛐,现在想想真是造孽...
你们知道野外的蛐蛐都是美食家吗?去年我在玉米地里蹲了三个晚上,发现这些家伙的食谱讲究得很:
最绝的是它们会自己调配"营养餐",有次我逮到只油光水滑的蛐蛐,掰开嘴一看——好家伙,半片蚂蚱腿配着苍耳籽!难怪斗虫场的野生种总能吊打人工养殖的。
现在我的独家配方可是用两百只蛐蛐的命换来的,你们记好了:
天津的老王头去年用这个方子,养出的蛐蛐在京津联赛拿了六连胜。最夸张的是他那只"黑金刚",连续咬断三只对手的大腿!
千万别信网上说的这些鬼话:
✘ 西瓜解渴(含水量超70%直接拉稀致死)
✘ 米饭管饱(粘性淀粉会糊住呼吸孔)
✘ 黄豆补钙(胀气率高达90%)
去年南京有个玩家,给蛐蛐喂了三天泡发的黄豆,结果三十只全成了"气球虫",死的时候肚子胀得跟小樱桃似的。这血泪教训告诉我们——蛐蛐的消化系统比林黛玉还娇气!
幼虫期(1-10天) | 若虫期(11-30天) | 成虫期(31天起) | |
---|---|---|---|
每日食量 | 体重的15% | 体重的20% | 体重的10% |
喂食频率 | 4次/天 | 3次/天 | 2次/天 |
必备营养 | 甲壳素(蝉蜕粉) | 精氨酸(虾壳粉) | 牛磺酸(蚯蚓干) |
禁忌食物 | 任何带油分的 | 水分超50%的 | 温度低于25℃的 |
要培养斗蟋冠军,这三个关键期得下血本:
河北的老周去年给受伤的"常胜将军"用这个法子,五天就恢复了战斗力,后来愣是逆袭拿了区赛冠军。要我说啊,养蛐蛐就跟伺候祖宗似的,吃错了分分钟跟你闹脾气!
最近听说有人研发人工鸣叫饲料,说是能让蛐蛐8个分贝。我试了半个月,好家伙,蛐蛐是叫得响了,可邻居差点把我家大门给拆了!要我说啊,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靠谱,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