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饲料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且水分低于60%。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原料主要来源于三大类:
第一类:农作物副产物
• 秸秆类:玉米秸粗纤维达35%,稻草含粗灰分17%,小麦秸硅酸盐含量突出
• 秕壳类:豆荚壳粗蛋白5-10%,花生壳木质素占比超30%,棉籽壳含棉酚需脱毒处理
• 藤蔓类:甘薯蔓无氮浸出物达40%,西瓜藤钙含量是玉米秸的3倍
第二类:牧草加工品
• 青干草:苜蓿干草粗蛋白21.3%,羊草维生素D含量达2000IU/kg
• 特种草粉:三叶草粉含叶黄素120mg/kg,紫云英草粉含异黄酮类物质
第三类:林业废弃物
• 树叶类:槐树叶粗蛋白28%,松针粉含β-胡萝卜素200mg/kg
• 果渣类:苹果渣可溶性糖15%,葡萄籽壳含原花青素8%
原料类型 | 粗蛋白(%) | 粗纤维(%) | 钙含量(%) | 适用动物 |
---|---|---|---|---|
豆科干草 | 14-21 | 26-35 | 1.2-1.9 | 泌乳期反刍动物 |
禾本科秸秆 | 4-7 | 35-49 | 0.2-0.4 | 育肥期肉牛 |
果树枝叶 | 8-12 | 18-25 | 0.8-1.2 | 散养家禽 |
食品工业糟渣 | 6-9 | 22-28 | 0.3-0.5 | 水产养殖 |
误区一:秸秆直接投喂
玉米秸直接饲喂消化率仅40%,经2%尿素氨化后可达55%。稻壳经膨化处理容积密度可从320kg/m³降至180kg/m³。
误区二:忽视原料配伍
• 禁忌组合:棉籽壳+菜籽粕会加重硫苷毒性
• 黄金配比:麦秸:苜蓿草粉:酒糟按5:3:2混合,NDF消化率提升18%
误区三:贮存方式不当
青干草露天堆放营养损失达40%,而打捆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时,胡萝卜素留存率提高60%。树叶类原料堆垛高度超过2米时,霉变率增加300%。
当前养殖场正在探索"模块化粗饲料"模式,将不同原料按营养特性预制为标准化单元。例如将玉米秸、豆荚壳、苹果渣按4:3:3比例制成发酵模块,可使TMR日粮成本降低18%,这种创新应用正在改写传统粗饲料利用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