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养殖户老李去年做了个实验:同一批仔猪分两组,A组喂全价料,B组用预粉料自配饲料。出栏时电子秤上的数字让人吃惊——两组猪均重相差11公斤,饲料成本却只差8毛/斤。这个结果揭开行业争论的核心:全价料与预粉料称猪数据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先看2025年华北地区实测数据:
| 项目 | 全价料组 | 预粉料组 |
|---|---|---|
| 日均采食量 | 2.8kg | 3.1kg |
| 饲料单价 | 3.6元/kg | 3.2元/kg |
| 料肉比 | 2.7:1 | 2.9:1 |
| 造肉成本 | 9.72元/kg | 9.28元/kg |
表格显示预粉料组每公斤猪肉成本低4.5%,但要注意这个优势需要两个前提:精准的配料比例和合格的混合设备。河南某猪场因搅拌不均匀,实际料肉比飙到3.3:1,反而多花11%成本。
自配饲料最容易被低估的是营养损耗。2025年中国农科院实验证明:

河北王老板的教训很典型:用普通搅拌机配预粉料,猪群出现明显蹄裂,后来检测发现生物素含量只有标准值的60%。现在专业养殖户都在用三层逆向搅拌工艺,这是保证营养均匀的关键。
江苏刘大姐的做法值得借鉴:她在猪舍安装智能称重系统,每三天采集一次数据,发现预粉料组在育肥后期日均增重突然下降,及时调整氨基酸比例后挽回2万元损失。
二十年畜牧经验告诉我:200头以下猪场用全价料更省心,300头以上选自配料才有利润空间。但要注意,今年豆粕价格波动剧烈,自配料用户最好签订三个月保价合同。未来养殖业的胜负手,必定属于那些能把饲料误差控制在0.5%以内的精准管理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