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问答专区 >
猪场饲料加工记录怎么做?养殖户后悔没早知道的三个重点

作者:饲界新视野 时间:2025-11-07 阅读:235

​为什么饲料配方一模一样,隔壁猪场的肉料比却能低0.3?​​ 去年在河南某养殖基地,两个同样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猪场,出栏时每公斤增重成本竟相差8毛钱。问题就藏在容易被忽视的​​猪场饲料加工记录​​里——包括粉碎细度误差、混合均匀度偏差这些关键数据。

猪场饲料加工记录怎么做?养殖户后悔没早知道的三个重点

记录本上的隐藏金矿

很多新手只记配方比例,这相当于考试只写答案不写过程。去年我在安徽跟踪20家猪场发现,做好以下三类记录的猪场,料肉比平均低0.15:

  1. ​粉碎粒度记录​​:玉米破碎后2mm颗粒占比≥80%时,消化率提升12%
  2. ​混合时间日志​​:自配料搅拌超过4分钟后,维生素损失达25%
  3. ​水温监测数据​​:制粒前水温55℃时颗粒硬度最佳

具体案例:山东老王的猪场开始记录粉碎机磨损程度后,发现筛片每加工200吨饲料孔径会扩大0.3mm,及时更换后育肥猪日增重多了92克。这说明​​设备状态记录比配方更值钱​​。


六项必须当天记的数据

凌晨三点还在补记录的养殖户我见多了,其实抓住这几个关键点就行:

猪场饲料加工记录怎么做?养殖户后悔没早知道的三个重点
  • ​投料批次号​​:特别是使用替代原料时要标注(比如用稻谷替代20%玉米)
  • ​混合机电流值​​:正常值波动不超过额定电流15%,否则说明混合不均
  • ​制粒机温度​​:65℃是分界线,超过会破坏酶制剂活性

去年有位江苏养殖户因为没记蒸汽压力值,导致颗粒料含水率忽高忽低,三个月就多耗了7吨饲料。现在他们用​​三联表登记法​​——粉碎工、制粒工、品控员各自记录再交叉核对,出错率直降80%。


电子记录真的比纸质好吗?

这个争议我验证过:2025年对比测试显示,用手机拍照记录饲料颜色的,比纸质单靠文字描述的,品质异常发现率高出43%。但要注意:

  1. 照片必须包含标尺和色卡
  2. 视频记录搅拌过程要拍到计时器
  3. 电子档案要按“日期+设备编号”双重复核

浙江某万头猪场的教训很典型:他们的电子系统虽能自动记录混合时间,但没设置电流异常报警,结果搅拌轴磨损导致混合不均,直接损失了15吨教槽料。所以我的建议是​​纸质电子双备份,关键数据手写标注​​。

猪场饲料加工记录怎么做?养殖户后悔没早知道的三个重点

关于猪场饲料加工记录,我的切身经历是:别太依赖现成表格。去年设计的记录本被偷用后,发现不同猪场卡脖子点根本不同。比如南方猪场要重点关注防霉记录,而北方得盯着冬季水温变化。现在我会带着新手做​​缺陷模拟测试​​——故意漏记某项数据,看多久会出问题。往往不出三周,他们就会发自内心重视记录了。
说到底,好记录不是给老板看的,是帮自己省钱的手册。哪天发现某栏猪突然采食量下降,翻出二十天前的混合均匀度数据,可能比请兽医管用得多。记住,发生在饲料车间的每个异常,都会在猪栏里放大十倍呈现。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wenda/75607.html

标签: 养殖户,猪场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