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问答专区 >
母猪应激瘫痪如何紧急救治与长期防控?

作者:饲料秘籍 时间:2025-11-09 阅读:209

河南某千头规模猪场去年遭遇极端天气,23头妊娠母猪在雷暴后集体瘫倒。这个突发事件让养殖户老张损失惨重,也暴露出应对#母猪应激站不起来#的关键漏洞。据中国农科院数据,应激瘫痪母猪若未在6小时内正确处理,死亡率高达47%(2025畜牧兽医研究报告)。

母猪应激瘫痪如何紧急救治与长期防控?

​应激瘫痪的三大诱因​

  1. ​代谢性酸中毒​​:多发于热应激,血液pH值<7.2时出现肌肉震颤
  2. ​低血钙症​​:血钙<1.5mmol/L引发肢体抽搐(正常值2.2-2.6mmol/L)
  3. ​神经性麻痹​​:持续噪音>85分贝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

山东某猪场的对比处置数据显示:

诱因类型处置方式恢复时间
热应激直肠灌注4℃生理盐水2.5小时
低血钙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4小时
神经性地塞米松+维生素B1注射6小时

​现场急救五步法​
① 转移至安静隔离区(环境温度22-25℃)
② 耳静脉采血检测血气指标(重点看HCO3-值)
③ 后躯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每分钟30次环形揉压)
④ 建立静脉通道补液(首选复方氯化钠溶液)
⑤ 注射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按1ml/kg计算)

母猪应激瘫痪如何紧急救治与长期防控?

广东养殖户的实战经验:对热应激瘫痪母猪,采用冰袋敷贴腹股沟区(每次15分钟,间隔30分钟),可使核心体温每小时下降0.8℃。配合0.1%电解质水自由饮用,恢复站立成功率提升至81%。

​药物配伍禁忌警示​
▶ 禁用强心苷类药物(加重心肌缺氧)
▶ 避免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加剧神经肌肉阻滞)
▶ 钙剂注射速度需<10ml/分钟(防止心跳骤停)

2025年河北某猪场因超量使用地塞米松(单次剂量达40mg),导致3头母猪消化道出血死亡。现行规范建议:神经性瘫痪病例,地塞米松用量控制在0.15mg/kg体重。

母猪应激瘫痪如何紧急救治与长期防控?

​长期防控体系构建​

  1. ​环境调控​​:安装分贝监测仪(警报阈值设定75分贝)
  2. ​营养干预​​:妊娠后期饲料添加1%延胡索酸(缓解应激)
  3. ​行为训练​​:每日进行2次人猪互动脱敏训练
  4. ​基因选育​​:引入抗应激系谱(如梅山猪杂交后代)

广西某种猪场通过环境改造工程,将应激瘫痪发生率从年均7.3%降至1.2%。关键改造包括:
• 产房地面铺设防滑橡胶垫(摩擦系数>0.6)
• 安装渐变式照明系统(亮度调节时间≥30分钟)
• 配置应急供电系统(断电后5秒内自动切换)

最新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0.3%γ-氨基丁酸(GABA),可使母猪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降低42%(华中农大2025年实验数据)。那些在配种前进行抗应激训练的母猪,其分娩过程缩短1.8小时——动物福利改善正在创造实际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wenda/82940.html

标签: 应激,母猪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