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养猪户刘大姐盯着B超屏幕发愣——刚确诊怀孕的母猪突然减食,三天掉了8斤膘。这种初孕母猪喂养难题,让全国23%的养殖户损失首胎仔猪。今天用实战经验告诉你,如何分阶段精准投喂。

2025年中国农科院数据显示,此阶段能量过剩会导致30%胚胎被吸收。正确操作:
✅ 日喂量控制在2.3-2.5公斤
✅ 粗蛋白降至14%(正常15.5%)
✅ 添加叶酸800μg/天(提升着床率12%)
河北某猪场对比实验证明:
| 饲喂方案 | 受胎率 | 胚胎存活数 |
|---|---|---|
| 自由采食 | 82% | 9.3头 |
| 精准限饲 | 91% | 11.2头 |
注意:此阶段禁止使用霉变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出值必须<20μg/kg。

广东温氏集团生产数据表明,背膘厚18-20mm时产活仔数最多。调控要点:
背膘与产仔关系表
| 背膘厚度 | 平均产活仔数 | 弱仔率 |
|---|---|---|
| 15mm | 10.1头 | 18% |
| 18mm | 12.3头 | 7% |
| 22mm | 11.5头 | 13% |
江苏养殖户错误案例:过量投喂鱼粉导致钙磷失衡,引发6头母猪产后瘫痪。

美国PIC种猪公司研究显示,此阶段氨基酸平衡可使初乳量提升40%。必须做到:
乳腺发育监测指标:
• 乳头间距均匀(误差<0.5cm)
• 乳静脉直径>0.8cm
• 乳腺组织弹性评分≥3级
浙江某猪场通过安装智能称重系统,精准控制末期限饲,使初生重达标率从68%提升至92%。但要注意:产前3天需逐步减料至1.8kg/天。

看着产房里顺利哺乳的母猪,刘大姐现在每天必做三件事:晨检观察采食速度、午间测量饮水温度、傍晚记录粪便形态。她说养孕猪就像呵护孕妇,多一份细心就能多两成收益——毕竟每多活1头仔猪,就意味着多赚400元纯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