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国际饲料大麦市场价格的一些知识点,和中国饲料级大麦进口需要配额吗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饲料级大麦进口不需要配额。
2、大麦进口不需要配额,非种用的关税是3%,增值税13%,进口需要植检证书,大麦需要对进口存放加工单位审核。
3、绝大多数商品的进口都不需要配额,只有少数商品需要配额,比如:棉花、原油、大米、小麦等少数商品需要配额。
4、 可以根据具体的商品名称和HS编码,查询进口监管条件,从而得知是否需要配额。
玉米替代品都有哪些?其进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通过分析来看,2024年进口替代品总量较2024年将会出现下滑,下滑原因主要是进口替代品成本走高,国内玉米价格优势凸显。2024年饲料企业恢复及深加工投产增加,玉米需求量增加,进口替代品的减少,无疑会增加国内玉米需求的空间。
受国内外价差的影响,近几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逐年增加。玉米及替代品进口的大量进口,挤占了国内玉米消费市场,增加了玉米去库存压力。
这里所说的替代品主要包括高粱、大麦、小麦、木薯、DDGs(酒糟)。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我国进口玉米、高粱、大麦、小麦、DDGS等进口替代品数量总计2145万吨,较2024年增加40万吨。其中,大麦进口高速增加,弥补了DDGs进口的减少。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玉米及其替代品2024年进口情况如上表所示,高粱进口量同比下降24%,大麦进口大都增加78%,玉米进口同比下降11.64%。虽然玉米进口量下降,但并没有如预期乐观,特别是年底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上涨,12月玉米进口量环比激增。若内外价差持续扩大,未来进口的压力仍很大。
玉米进口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明显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玉米进口总量2825448吨,较2024年下降10.78%。随着国内玉米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国内玉米库存得到有效消耗。 从2024年下半年起,由于国内玉米价格走高,国内外价差持续拉大,吸引中国采购商再次从海外寻购廉价玉米。从玉米进口量及平均单价对比图中也可以发现,平均单价较低的月份玉米进口量也较多,且单价在200-250美元/吨的时候,进口优势比较明显。
全球市场,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利空。全球玉米库存为2.066亿吨,环比上调250万吨,高于预期,主要因巴西和巴基斯坦库存增加。美玉米亩产(创纪录176.6蒲/英亩)、产量(146.04亿蒲)、食用/种用/工业用量上调1000万蒲,饲用/调整用量下调2500万至55.5亿蒲,整体供应增加而需求下滑,美玉米年终库存上调4000万蒲,达到24.77亿蒲。
展望2024年玉米进口,预计阶段性进口量会激增,但年度进口量依旧维持小幅下跌。一方面,美玉米价格迎来底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连续第二年下滑,预计为1.68亿吨,同比减少18%。
2024/19年度全球玉米供需将处于微妙的平衡,任何主要出口国的产量出现重大问题,都可能引发玉米价格飙升。过去四年里玉米价格大幅下跌之所以没有导致玉米产量也快速下降,除了天气持续良好之外,生产成本快速下降也是一个原因。同时,预计美国乙醇出口增长,需求强劲将提振玉米价格。美元汇率走软也带来支撑。
2024年国内玉米临储拍卖数量预计增加,加上2024年种植利润优势,预计2024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面临较大恢复。 2024年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趋势将放缓,阶段性价格走势是常态;而国际玉米价格企稳走高,进口玉米数量继续下降。
大麦、高粱成本支撑进口价格难以下滑
据了解,2024年之前国内大麦、高粱进口数量稳定,维持几十万吨水平;2024年之后,大麦、高粱的优势被饲料企业接受,进口量一路飙升,到2024年达到极值。
2024年,我国为了调控市场,加强了谷物监管力度,政策风险加大,迫使一些中小型进口商撤离港口,2024年大麦进口量大幅下滑;2024年由于澳大利亚大麦价格有优势,进口商再次加大力度采购澳麦,2024年大麦进口量再度增长。2024年1-12月共进口大麦8863511.162吨,较2024年增幅77.09%,进口量逼近2024年的历年高位。
高粱方面,由于进口价格抬升明显,进口优势弱于大麦,进口量呈下滑趋势,2024年1-12月共进口高粱5056792.597吨,较2024年下降23.93%。
据市场消息,2024/18年全球大麦产量将大幅降低,预计大麦进口价格进一步走高,高粱受成本支撑预计价格亦难以下滑,进口量维护弱势。从进口大麦、高粱价格及供应量缩减的情况来看,对国内玉米市场有一定支撑。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1-12月份中国进口DDGS数量为390,790吨,较2024年下降87%。主要原因是,自2024年1月12日起,我国对美国DDGS实施反倾销与反补贴终裁,即反倾销税率为42.2%-53.7%不等,反补贴税率为11.2%-12%不等。虽然2024年12月20日恢复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成本直降9.60%左右,但受刚性需求支撑,其他国家采购量不断增加,导致进口DDGS外盘价格不断走高,使得当前成本未降反增。贸易商面对倒挂行情,继续保持观望。
国产DDGS受玉米去库存、燃料乙醇产能增加等政策影响,DDGS年度供应量增长较为明显,与进口DDGS相比价格优势突出,市场对国产DDGS采购比较积极。
就2024年来看,酒精企业新增产能继续投产,DDGS货源供应充足,玉米产量增加或令DDGS价格优势持续。
2024年玉米去库存进展顺利,全年政策性玉米拍卖总成交量超5700万吨,大幅超过市场预估。17/18年度全国玉米产量继续下降,供应缺口的预期被放大,市场仿佛又疯狂。面对供需失衡的局面,市场吹起抢粮“风”。下游需求被提前释放,使得玉米价格迅速从1650元/吨拉涨至1850元/吨。而中储粮拍卖提前到来,让疯狂的市场熄了火。
从1月9日山西轮换玉米开拍以来,中储粮投放玉米30余万吨,共成交20万吨。从各地区的成交情况来看,第一批次投放的成交数据明显更好,后续成交量逐渐下降,竞拍热情逐渐降温,溢价情况也由强趋弱。山西、内蒙古、北京及吉林等地各库点起拍价格均比去年整体高出100-120元/吨。
目前吉林市场上二等自然干玉米价格1730-1750元/吨,而中储粮吉林地区轮换玉米的拍卖底价是1700元/吨(不考虑溢价的情况),加上30元/吨的出库费,出库成本1730元/吨,基本跟市场价格持平。可以认为,东北的这波拍卖有可能是解决局部地区缺粮的状况。
这是2024年甘肃大麦价格:受今年西北干旱及国家价格走势的影响,国产啤酒大麦的价格会维持的2.6元以上,年内可能继续上涨突破3元,而且可能性比较大。这是以前的,有兴趣也可以看一下:随着前期法国六棱啤酒大麦价格再次上扬和2024/2024年度澳大利亚大麦的“低调”登场,法国大麦向中国出口的脚步已经戛然而止。在2024年由于价格原因颗粒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法国大麦而言,2024年新旧两个季度的大麦出口中国数量能达到大约35万吨的水平,应该说也是一个不俗的业绩,也有效补充了国内下半年大麦的需求。大家都知道,今年法国2棱大麦由于干旱等原因导致蛋白的含量很高,而六棱大麦优良的品质则可以弥补其中的欠缺,因此欧盟对6棱大麦的需求导致价格再次回到190美元/吨以上的价格水平,并且也没有剩余量可供欧盟向中国出口。我们法麦的话题也终于可以暂告一段落,需等到2024年的夏天再重新提起。
随着法国大麦的不断到港,2024/2024年度加拿大大麦的无声无息和澳大利亚大麦的火爆交易,新的进口大麦序幕又拉开了。由于国内个别区域的进口大麦价格报价比较混乱,再加上西北大麦目前的举棋不定,我们有必要在数据并不齐全的情况下来浅显地分析一下2024年大麦市场可能会出现的走势。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今年9月底以前进口了173万吨(加上从日本和荷兰进口量)的大麦,估计到12月我国2024年的实际进口数量将超过200万吨,彻底粉碎了笔者一直坚持的170-180万吨的进口数量。检讨预测的失误,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啤酒产量一直在增长,但对大麦/麦芽的需求增长是非常不同步的,再考虑今年我国大麦总体供应量的增加,只能得出2024年大麦出现一定数量的增加库存,并且主要是体现在麦芽企业的仓储中。虽然连续几年我国大麦的总体库存一直很低,但笔者一直不认为2024年是一个补充大麦库存的好时机,甚至直接认为应该在2024年。对于以上现象的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进行探讨。
我们先简单地谈一下目前国产大麦的情况。今年西北的新疆和甘肃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不完全统计产量将达到80万吨左右。由于连续几年进口大麦价格的高涨,导致国内地产大麦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大大地促进了国内麦农的积极性。今年无论是江浙和东北,还是西北和中原,地产大麦的开枰价格都比较高,在初期是属于高开高走的态势。但高企的价格和运输成本及不便利,也使得地产大麦的竞争力开始下降。不过,由于西北麦芽产业带的形成,还是在非常大程度上消化了西北的大麦,不过根据笔者的了解,今年许多西北的麦芽企业也放慢了大麦采购的步伐,开始密切关注港口进口大麦的价格走向。据行业内信息灵通人士透露,目前西北的大麦库存有十多万吨,不同等级的大麦价格也比较混乱,从0.72-0.84元/斤不等,这些库存主要集中在农户和个别经销商手中。目前随着进口大麦的不断到港,今年澳大利亚大麦相对于前几年的低价开盘,笔者对西北地产大麦的后市并不十分看好。据说西北前段时间传闻比较大,最著名的就是2024/2024年度澳大利亚的大麦又遇到问题,西北大麦的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这样的传言对于信息比较闭塞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比天灾还可怕。
从国际大麦市场来看,法国(欧盟)的大麦已经尘埃落定,而加拿大大麦由于品质的问题,在匆匆预售几船之后也“胎死腹中”,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明年的夏天前将是澳麦在唱独角,不过今年的澳麦的确有这样的“中气”唱到那时候,甚至会唱得更久。虽然澳大利亚的大麦还没有完全收获,虽然也没有多么正式的官方公布大麦的产量,我们认为澳大利亚今年的大麦产量应该在700万吨左右。如果不是收获期间的持续降雨,笔者敢保证今年的澳麦将是历史上难得的优质大麦的收成年,尽管如此,从目前收获澳麦的检测指标看,连饲料级的大麦估计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笑傲我们的地产大麦。(这种情况将比去年的澳麦有大大的改观)大家知道,澳大利亚大麦虽然在独步天下,但千万不要对她的出口能力有任何怀疑,考虑上低级别的大麦,今年新季度的澳麦足以支撑到2024年年底的新大麦重新上市。
由于澳大利亚大麦市场的开放,出口商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将会更加透明,垄断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 笔者认为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外因诱导下,2024年上半年的进口大麦价格将会十分稳定,价格在稳定在185-200美元/吨之间(中国到岸价)。澳麦将成为进口大麦中几乎唯一的选择,估计价格会稳定地让人睡着。在此期间,澳麦在国内港口的销售价格估计将在1880-1980元/吨之间波动着,没有什么太多的想象空间。
关于本次国际饲料大麦市场价格和中国饲料级大麦进口需要配额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