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市场上豆粕掺假现象频发?养殖户最常遇到的掺假物包括米糠、麸皮、石粉等廉价原料。以下是根本不需专业设备也能实施的鉴别方法,助您避免经济损失。
颜色、气味、手感是三大判断基准。
实验证明:浮选法、沉淀法准确率高达90%。
特征 | 真豆粕 | 掺假豆粕 |
---|---|---|
粗蛋白含量 | ≥43% | 35%-40% |
灰分 | ≤7% | ≥10% |
尿素酶活性 | 0.05-0.3U/g | 异常波动或彻底失活 |
经验表明,提前与供应商约定检测标准最为稳妥。建议初次交易时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氨基酸组成,重点关注蛋氨酸、赖氨酸含量是否达标。养殖场老板张师傅的惨痛教训:连续3批掺假豆粕导致仔猪腹泻率增加20%,请买家务必重视原料把关。
辨别真伪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但持续观察畜禽采食反应异常敏感——当出现采食量下降、粪便松软等情况,饲料原料质量警报已拉响。保持每批抽检的习惯,才是养殖场长远发展的护城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