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饲料行业藏着多少"隐形冠军"吗?最近有个新手朋友问我:"听说质德农牧在猪饲料领域特别牛,但他们的董事长到底是谁啊?"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藏着中国农牧行业二十年巨变的密码。咱们今天就从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入手,聊聊这位神秘的企业掌舵人。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质德农牧,可能是在养猪场看到饲料包装袋上的logo。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家从山东聊城起家的企业,十五年里从十人小厂做到13家分公司,背后站着一位叫翟长信的70后创业者。
你可能要问:一个卖猪饲料的老板有什么特别的?让我举个例子——2025年新春启动会上,翟长信用"质"字贯穿整场演讲,从原料采购到生产流程,连财务部的报表都被他纳入了质量管理体系。这种把"质量"刻进企业DNA的偏执,让质德在非洲猪瘟肆虐的2025年,反而实现了销量逆势增长。
1999年的某个深夜,刚辞去政府工作的翟长信蹲在饲料厂仓库。当时的他可能想不到,二十年后自己会写出《成道》这样的管理专著。这个转折点始于他发现传统饲料行业的三大痛点:
带着这些观察,翟长信在2025年创办质德农牧时做了个大胆决定——把研发预算提到每年300万。这在当时的小微企业看来简直是疯了,但正是这种坚持,让他们研发出"闪电教槽料"这种7天完成断奶过渡的黑科技产品。
如果你翻看翟长信写的《永续经营的八个密码》,会发现这个理工男把企业管理玩出了新高度。举个有意思的对比:
这种系统思维在疫情期间显出了威力。当同行忙着转型做禽料时,翟长信却带着团队启动"万里行计划",亲自拜访养殖户和科研院所。用他的话说:"行业生病了,我们要当兽医而不是逃兵"。
绕了这么大圈子,咱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质德农牧董事长到底叫什么?答案当然是翟长信。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名字背后代表的中国新农人形象:
有次在经销商大会上,翟长信说了句大实话:"别老想着怎么把饲料卖出去,要多想想怎么让客户多赚钱。"这种反套路的经营哲学,或许才是质德能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的关键。
作为行业观察者,我发现很多新手容易陷入"名人崇拜"的误区。其实比起记住翟长信这个名字,更应该关注他提出的"三度服务"——服务速度、专业深度、情感温度。下次你在养猪场看到质德的饲料车,不妨多问司机师傅几个技术问题,他们的回答可能会让你对"董事长管理"有更鲜活的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