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用准北帝斯曼饲料的养殖户,塘里的鱼特别容易翻肚皮?这事儿可得掰扯清楚。江苏张老板去年换了这饲料,草鱼料肉比真从2.1降到1.8,但福建李大姐的鲈鱼苗却死了一池子……同样饲料咋效果天差地别?
饲料配方到底藏着啥猫腻
牲畜养殖户王师傅掏出他的记录本:准北帝斯曼饲料袋上的成分表写着粗蛋白≥32%,可他自费送检的结果只有28.7%。这事儿提醒咱们,原料源头把控比配方数字更重要。河南某检测机构数据表明,市面流通的饲料实际蛋白含量合格率仅78.4%。
育肥效果真相大起底
三个月实地跟踪的数据对比让人心惊:
指标 | 传统饲料 | 准北帝斯曼 |
---|---|---|
日均增重 | 580克 | 720克 |
耗料量 | 2.7kg | 2.9kg |
发病概率 | 18% | 9% |
但浙江陈老板发现,他的湖羊用了这饲料竟然集体掉膘。后来才明白,饲料中添加的纤维素酶只适合反刍动物! |
饲料厂参观看到的怪现象
上次去准北厂区考察,看到流水线上每隔半小时就调整温度参数。技术员偷偷告诉我,核心工艺是分段热处理技术——原料预混阶段保持80℃,制粒时瞬间升温到110℃。这招能保住维生素活性,但要求运输储存全程温控。
新手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特别提醒:育肥后期别再用高蛋白配方!河北某养羊场因此造成尿结石,直接损失15万。
真假饲料辨别三部曲
广西去年查获的假饲料案,造假者用豆渣冒充发酵豆粕,蛋白溶解度只有正品的六成。
突发状况紧急处理指南
若是发现畜禽异常,牢记这三步:
① 立即停喂并留样500克
② 向正大饲料服务站申请应急检测
③ 用蒙脱石散兑水急救(1公斤体重配0.5g)
广东刘老板去年靠这法子,硬是从鬼门关拉回八十头肉牛。不过这招只能应急,治标不治本。
走南闯北的兽医老赵说,用准北帝斯曼就像开赛车,性能好但得懂操控。现在业内疯传他们在研发智能饲喂系统,据说能根据动物体温自动调整配方。要真能实现,估计三年内要改变整个养殖业的游戏规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