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养了三个月猪的老李最近很纳闷:为啥隔壁王叔家的猪场,小猪个个皮毛光亮长肉快,自家猪圈里的猪却总像没吃饱?直到兽医老张来查看,一语道破天机——饲料喂错了阶段!今天就带新手朋友们扒开饲料袋,看看仔猪料和中猪料藏着哪些门道。

仔猪料就像婴儿奶粉,得把玉米小麦磨成粉再膨化处理,配上46%以上的高蛋白豆粕。好比给猪宝宝准备易消化的米糊,每斤饲料里塞进18%的蛋白质,钙磷含量也得够,不然猪崽站都站不稳。
中猪料更像是健身餐,蛋白质降到14%左右,但氨基酸配比特别讲究。这时候猪的骨架基本定型,重点要让肌肉蹭蹭长。饲料颗粒故意做得大些,逼着猪多嚼几口,消化系统才能练出"铁胃"。
| 仔猪料 | 中猪料 | |
|---|---|---|
| 粗蛋白 | ≥18% | 14%-16% |
| 颗粒大小 | 1.5-2毫米 | 3-4毫米 |
| 喂养阶段 | 断奶至30公斤 | 30-60公斤 |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急着换料。上个月邻村小刘把60斤的猪换成中猪料,结果集体拉稀——猪的肠胃还没准备好接受粗粮呢!正确做法是学幼儿园分饭:仔猪每天喂4-5顿,饲料要用温水拌成糊状;中猪早晚各一顿,直接喂干料锻炼消化能力。

有个细节要注意:中猪料里会加5%左右的苜蓿颗粒,这东西就像膳食纤维,既能预防便秘,又能让猪有饱腹感。可千万别图便宜用麦麸替代,去年老王家猪场就因为这事,猪群集体闹肚子。
市面上有些高价仔猪料打着"进口乳清粉"旗号,其实效果还不如正规厂家的基础款。关键要看饲料袋上的赖氨酸含量,这个指标直接影响长肉速度。好料的标准就三条:
中猪料则要盯住料肉比,2.8:1算及格线。有个省钱妙招:把中猪料和青饲料按9:1混着喂,既省成本又补充维生素。但切记别掺饭店泔水,上个月镇上三个猪场爆发猪瘟,源头就是变质泔水。

新手常纠结啥时候换料,其实关键看两点:猪的背膘厚度和粪便形态。当手摸猪背能清晰摸到肋骨,粪便开始发黑发硬,就该换中猪料了。有个实用口诀:"三看三换"——
去年有个养殖户朋友就吃过这亏,猪都长到35公斤了还喂仔猪料,结果每头猪多花了28块饲料钱,出栏时反而比别家轻了5斤。
小编观点
2025年的饲料市场有个新动向:不少厂家开始推"过渡型饲料"。这种介于仔猪和中猪料之间的产品,特别适合现在流行的"批次化养殖"。但新手朋友别急着跟风,先把手头的常规料用明白了再说。记住,再好的饲料也比不过用心观察——每天早晚各花10分钟看猪吃饭,比啥高科技检测都管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