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猪价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上周还在跌跌不休,这几天突然就"蹭蹭"往上涨。你打开手机是不是也看到满屏的"猪价三连涨"热搜?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保证你听完比菜市场大妈还懂行情!
先给大伙儿报个新鲜出炉的数据:3月22日这天,全国生猪均价飙到14.64元/公斤,比前一天又涨了0.09元。更绝的是,这次涨价可不是小打小闹——全国31个省市里有28个都飘红了,活脱脱像过年贴春联似的。
不过你可能会问:"这价格到底算高还是低啊?"咱们拿去年比划比划就知道了。去年这时候猪价还在15元/公斤左右晃悠,今年这价位说白了,养殖户也就是勉强不亏本的水平。但话说回来,连续三天涨价这事儿,在开年后还真是头一遭!
春节后大伙儿吃肉的热情就跟过山车似的往下掉,可养殖户手里的猪却越养越多。能繁母猪存栏量现在都4080万头了,比去年还多。这就好比饭馆备了一百桌菜,结果只来了五十桌客人,你说这菜价能不降吗?
但最近这波涨价倒是有点意思。听行家分析,可能是因为二季度要到了,有些养殖户开始"二次育肥"——说白了就是把本来该卖的猪再养肥点,等着下半年卖高价。这么一搞,市场上现成的猪就少了,价格自然被抬起来。
养猪的都知道,饲料钱能占成本的七成!去年玉米、豆粕这些饲料原料价格跟坐火箭似的,最高时每吨涨了快500块。不过最近倒是回落了点,现在玉米价格维持在2800元/吨左右,养殖户压力总算小了点。
但这事儿也邪门,饲料便宜了本该多养猪对吧?可有些养殖户反而缩手缩脚了。就像咱小区王大爷说的:"现在养猪就跟炒股似的,谁知道明天是涨是跌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了畜牧业发展,各地也开始搞"调猪转肉"政策。什么意思呢?就是鼓励把活猪运输改成冷鲜肉运输,这招儿既能防猪瘟,又能平衡区域供需。听说四川那边试点后,本地猪价波动小了将近三成。
估计这波涨价也就撑到清明前后。为啥呢?3月底养殖场要集中出栏,市场上猪一多,价格肯定得往下掉。有专家预测,4月上旬猪价可能回落到13-14元/公斤。
等到五六月份,情况可能会好转点。这时候天气转热,养猪成本上升,加上端午节备货,价格估计能稳在14元/公斤上下。不过想回到去年水平?难!毕竟现在存栏量摆在那儿呢。
行家们倒是挺看好年底行情的。按照养殖周期推算,现在补栏的猪崽得到四季度才能上市。要是中间再来点疫病什么的,搞不好真能冲到16元/公斤。不过这也得看老天爷脸色,毕竟"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啊。
说实话,这猪价就跟天气预报似的,说变就变。但咱们普通人也别光看热闹,这里头可有门道!
这猪价啊,就跟人生似的,有高峰就有低谷。咱们要做的不是预测明天涨跌,而是准备好应对各种可能。就像我家楼下猪肉铺老张说的:"涨价跌价都是常事,关键看你能不能熬得住。"这话糙理不糙,您说是不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