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刚搞养殖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邪门事儿?明明喂的饲料和别人一模一样,猪崽子就是长得比隔壁场慢半拍,还动不动拉稀窜肚。新手养殖如何快速回本我不好说,但今天要聊的这个法子,保准让你饲料钱省下一大截——就是给饲料"加料再加热"!这事儿我当初也不信邪,直到亲眼见着村里老李家的猪场用这招,半年多赚了辆五菱宏光...
这技术到底是个啥原理?
说白了就是在饲料里拌上酶制剂,再用特定温度加热。你肯定要问:"酶不是一遇热就死翘翘吗?这不瞎折腾么?" 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后来才明白,这里头藏着大学问。
举个栗子,就像咱们蒸馒头要用酵母,酶就是饲料的"酵母"。但关键得掌握火候: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河北有个养鸡场做过实验,先加酶再加热的饲料,鸡每天多吃10%的料却少拉30%的屎;反过来操作的,跟没处理一个样。你说神不神?
猪牛羊鸡鸭鹅都能用?
这事儿我交过学费!去年给鸭饲料按猪的标准加热,结果鸭子集体绝食三天。后来才摸清门道:
动物 | 最佳温度 | 重点对付啥 | 肉眼可见变化 |
---|---|---|---|
仔猪 | 52℃ | 大豆过敏原 | 屁股不红了 |
肉牛 | 58℃ | 秸秆硬梗 | 粪便没整粒 |
蛋鸡 | 50℃ | 磷吸收 | 蛋壳不软了 |
草鱼 | 48℃ | 植物毒素 | 不翻肚皮了 |
特别是养鱼的朋友注意,加热完得马上降温。上个月洞庭湖有个老哥没整明白,价值两万的饲料全黏成坨,鱼饿得直啃网箱...
钱到底省哪儿了?
刚开始我也觉得是忽悠,直到拿着计算器一笔笔算:
不过有三个坑千万避开:
① 温度计要买工业级的,厨房用的根本不准
② 酶制剂开封后必须冷藏,不然七天就报废
③ 蒸汽加热时要不停翻搅,不然底层都糊了
干了六年养殖,见过太多人在这事上翻车。最离谱的是去年山东那个养鸭场,花八万买了德国进口加热机,结果因为没调时差(机器默认柏林时间),凌晨三点自动启动把饲料烤糊了。要我说啊,这技术就跟炒菜一个理——火候才是王道。设备再高级,不如老把式伸手试温实在。记住咯,养殖业没有神话,但有窍门:把普通饲料玩出花来,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