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猪的都爱搜"猪圈建设三大禁忌",要我说啊,最该防的是饲料传猪瘟这事!上个月隔壁县老王的猪场刚出事,新买的饲料拆包三天,200多头猪全趴窝了。今儿咱就唠明白——这猪瘟病毒咋就跟饲料勾搭上了?那些看不见的病毒,是咋从饲料厂一路杀进猪肚子的?
先说个吓破胆的数据:去年全国扑杀的病猪里,四成以上都跟饲料有关!这可不是我瞎编,农业农村部官网白纸黑字写着呢。这时候肯定有人拍大腿:饲料不都高温加工吗?病毒早该烫死了啊!这里头门道深了去了...
首先得捅破窗户纸——饲料加工压根灭不了毒
普通饲料厂用的65℃低温制粒,就跟咱用温水洗脚似的,根本伤不着非洲猪瘟病毒。不信你看这个要命的对比表:
处理方式 | 温度 | 持续时间 | 病毒存活率 | 成本(元/吨) |
---|---|---|---|---|
太阳晒干 | 30℃ | 3天 | 100% | 0 |
滚筒烘干 | 65℃ | 40分钟 | 75% | 80 |
蒸汽处理 | 85℃ | 1小时 | 0% | 200 |
伽马射线 | 不加热 | 20分钟 | 0% | 350 |
看明白了吧?八成的饲料厂为了省成本,选的都是最便宜的滚筒烘干。更黑心的是,有些作坊专门收疫区陈化粮,这种原料自带病毒全家桶!
这时候有养殖户要骂街了:老子亲自盯着加工总行吧?嘿,还真防不住!去年查获的河北问题饲料案,玉米芯里夹着野猪獠牙碎片,这玩意混进原料堆里,神仙也发现不了啊!
再说个反常识的——包装袋比饲料更危险
上个月我亲眼见的案例:新饲料外包装好好的,拆开发现内袋有老鼠牙印。检测结果出来,包装夹层残留带毒鼠尿!现在教你们三招验货秘诀:
有经验的会在饲料入库前,用75℃热水浇透外包装。别嫌麻烦,这招能灭掉九成表面病毒。现在大厂开始用防啃咬的金属膜包装,每吨贵300块,但比起血本无归的风险,这钱花得肉疼也得认!
运输环节才是重头戏
去年广西连环疫情查清了吧?饲料车上午运死猪下午送饲料!这里爆个行业内幕:很多小厂用的外包车队,今天拉饲料明天拉生猪,交叉感染概率直接爆表。现在讲究的猪场都搞三级消毒法:
别看流程麻烦,数据说话:彻底消毒能降八成感染风险!比起天天给猪打针,这才是真保命招。
说到这肯定有人杠:自配料总安全吧?错得离谱!去年湖南那起疫情,就是自拌料惹的祸。老张贪便宜买的"水库玉米",里头混着野鸭粪便。这里划重点:
现在知道大厂料贵在哪了吧?人家光原料检测就20道工序,虽然每斤多花两毛钱,但确实能把病毒卡在门外。
个人观点摆这儿:现在有些养殖户在饲料环节花的防疫钱,还不如买包烟!真要较真起来,把住饲料关能避免七成疫情。再说句扎心的,那些到处比价买便宜料的,省下的钱还不够贴补扑杀补偿款。真要摊上事,哭都找不着调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