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河北养殖户老李打着手电筒查看猪圈——30头断奶仔猪集体腹泻,饲料槽里漂浮着未消化的玉米颗粒,像泡发的黄豆。这种小猪拉稀饲料未消化的情况,去年导致全国养殖场损失超5亿元。但及时调整饲喂方案,72小时内就能控制住局面。

去年河南王哥的教训很典型:他用普通育肥料喂断奶仔猪,结果粪便里清晰可见完整饲料颗粒。对比实验显示:
| 颗粒直径 | 消化吸收率 | 腹泻发生率 |
|---|---|---|
| 1.0mm | 82% | 12% |
| 2.5mm | 68% | 37% |
| 4.0mm | 51% | 63% |
⚠️ 关键数据:仔猪乳牙在21日龄才能完全发育,此时饲喂1.5mm以下的破碎料最合适。老李改用膨化乳猪料后,饲料残留减少74%。
广西某猪场去年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却导致小猪呕吐。后来检测发现,他们犯了三个错误:
1️⃣ 直接混合酶制剂与预混料(应分步添加)
2️⃣ 使用70℃热水搅拌(破坏酶活性)
3️⃣ 超量添加50%(引起肠道应激)

✅ 正确操作示范:
对比发现:合理使用酶制剂的猪群,饲料转化率提高22%,粪便中未消化颗粒减少61%。
山东张姐发现个规律:自由采食的仔猪腹泻率是定时饲喂的2.3倍。她调整方案后效果显著:
⏰ 分段饲喂时刻表

| 日龄 | 饲喂次数 | 单次饲喂量 |
|---|---|---|
| 21-28天 | 6次 | 80g |
| 29-35天 | 5次 | 120g |
| 36-42天 | 4次 | 150g |
配合使用浅料槽(深度≤8cm),饲料浪费减少33%。就像小孩吃饭要小碗分装,仔猪也需要精细化喂养管理。
💡 应急处理方案:
去年陕西刘叔的猪群拉稀,他按这个方案处理,3天后粪便成型度恢复至正常水平。记住:解决小猪拉稀饲料未消化的核心是提升肠道功能,而非简单止泻。

下次发现料槽有未消化颗粒,记得抓把饲料泡水——合格饲料应在30分钟内完全软化,漂浮的硬芯不超过5%。养殖说到底是个细致活,把好饲料关,就守住了利润的底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