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某鱼粉厂的生产线上,堆积如法的马面鲀干鱼正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蜕变。该厂2025年数据显示,每吨干鱼经过科学加工可产出420公斤优质鱼粉,蛋白含量达68%。干鱼怎么加工成鱼粉?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包含原料预处理、高温灭菌、粉碎过筛等12道关键工序。

原料筛选分级标准
福建某加工厂的原料验收制度值得借鉴:
① 按含水量分三级(8%-10%为优级,10%-12%合格,>12%拒收)
② 按完整度分两类(破碎率<15%可用于鱼粉,>30%转作饲料)
③ 按鱼种分类处理(海水鱼单独加工,淡水鱼混合处理)
实施分类管理后,鱼粉粗蛋白含量标准差从3.8%降至1.2%。
蒸煮灭菌工艺参数
对比三种蒸煮方式的成品质量:
| 处理方式 | 温度控制 | 时间 | 蛋白损失率 | 菌落总数 |
|---|---|---|---|---|
| 常压蒸煮 | 100℃ | 90分钟 | 12% | 10^4CFU/g |
| 高压灭菌 | 121℃ | 30分钟 | 8% | <10^2 |
| 过热蒸汽 | 150℃ | 8分钟 | 5% | 未检出 |
| 山东荣成某企业改用过热蒸汽系统后,月产量提升25%,能耗降低18%。 |
干燥粉碎关键控制点
广东某鱼粉厂的四段式干燥法:

抗氧化处理方案
浙江企业研发的复合保鲜剂配方:
质量检测必测指标
农业部鱼粉行业标准核心参数:
① 胃蛋白酶消化率≥90%
② 挥发性盐基氮≤110mg/100g
③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④ 灰分含量≤18%
福建某检测机构统计显示,2025年送检样品中有23%因组胺超标被判不合格。
在山东青岛的鱼粉加工示范基地,最新引进的近红外快速检测设备能在90秒内完成12项指标分析,比传统方法效率提升20倍。建议年产量5000吨以上的企业建立每小时抽样制度,确保成品质量稳定。当原料酸价超过3mgKOH/g时,必须增加0.5%的碳酸钙进行中和处理,可有效控制成品氧化劣变速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