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不少新手都在问:明明给鱼塘撒了肥料,怎么水还是清得能照镜子?有的甚至出现鱼群浮头、翻肚皮的惨剧。这肥水啊,真不是随便撒点鸡粪化肥就能搞定的活计。今天咱们就仔细说,为啥你的肥水总失败?
就拿老张家的鱼塘来说,上个月他往塘里倒了两车生鸡粪,结果第三天鱼全飘在水面吐泡泡。后来检测发现,水里氨氮飙到3.8mg/L,这浓度都能腌咸鱼了。所以说,肥水先得搞懂门道,不然真能要了鱼的命。
先泼盆冷水:没有万能肥!
我发现很多新手最爱问:"到底哪种肥料最好用?"其实这得看季节、看鱼种、看水质。给你们列个对比表就明白了:
肥料类型 | 成本(元/亩) | 见效天数 | 风险等级 | 适用场景 |
---|---|---|---|---|
发酵菜籽饼 | 50-80 | 7-15 | ★★ | 新塘/草鱼塘/春天 |
芽孢杆菌 | 100-150 | 3-5 | ★ | 底泥厚的混养塘 |
尿素+磷肥 | 20-40 | 1-2 | ★★★ | 应急补肥/低温季 |
氨基酸肥水膏 | 200-300 | 2-3 | ★ | 虾蟹混养塘/水质敏感期 |
这里头有个隐藏知识点:千万别信"三天见效"的鬼话!像6说的,见效太快的肥料往往后患无穷。去年隔壁村老王用化肥催肥,结果藻类疯长把氧气耗光,一塘桂花鱼全成了死鱼漂。
重点来了!照着做保你少走弯路
看天选时辰:
晴天上午9-11点最稳妥,水温18℃以上时藻类繁殖速度翻三倍。记住口诀:_"春雨看水温,夏肥躲正午,秋补抓温差,冬养靠底改"_
测水再动手:
把手插水里30cm,要是能看清掌纹就得补肥;要是水面泛油光,赶紧停手!这时候的透明度最好控制在25-35cm,比手机屏幕稍模糊的状态最理想。
菌藻打配合:
①先洒EM菌分解底泥(每亩500克)
②隔48小时补硅藻种
③最后追氨基酸肥
这套组合拳下来,水色能稳25天不返清
动态微调整:
草鱼塘10天补1次,鲢鳙塘7天1次,每次补肥量别超过首次的1/3。记住:_肥水不是一锤子买卖,得细水长流_
备好救命三件套:
增氧机、腐殖酸钠、红糖水这三样必须备齐。去年夏天暴雨后,我就是靠这老三样,从蓝藻爆发手里抢回了一塘鮰鱼
最近总有人私信问:"用了肥料鱼会不会死?"这事得看操作:
要命操作TOP3:
✘ 生鸡粪直接倒(产生硫化氢毒气)
✘ 阴雨天撒化肥(氨氮瞬间飙升)
✘ 一次性过量用肥(藻类疯长耗氧)
保命秘诀:
✔ 发酵有机肥必须掺5%生石灰消毒
✔ 配合增氧机夜间工作
✔ 每周测氨氮(<0.8)和亚盐(<0.2)
上个月帮养殖户老李调整方案,改用_发酵菜籽饼+EM菌_的组合,成本降了40%,鱼病率还少了六成。他说现在水色像龙井茶汤,看着就踏实
遇到这三种情况别慌:
水面漂绿漆(蓝藻爆发):
清晨沿下风口泼芽孢杆菌(500克/亩),增氧机24小时别停,3天后补放白鲢80尾/亩。这法子我试过三次,次次管用
鱼群吐料浮头:
立即换水20%(注意温差别超2℃),葡萄糖5kg/亩解毒,停食两天比啥药都灵
水体乳白浑浊:
过硫酸氢钾200克/亩底改,红糖发酵液稳水,重新培藻。去年秋天这场面我见过七八次,按这步骤走准没错
干了十几年水产,见过太多人把肥水当玄学。其实记住三句话就行:_肥水看天更看人,三分技术七分勤;菌藻平衡是王道,贪快求省准翻车_。
有个事得提醒新手:别迷信高价肥!去年测试过某品牌300元/桶的氨基酸肥,效果还不如我自己发酵的菜籽饼+红糖水,成本差了五倍不止。现在塘口用的还是土方子,每月肥水成本控制在80元/亩,水色照样稳如老狗
最后送大家个绝招:每天_黎明看浮头、午后观水色、傍晚查饲料台_,坚持三个月,保你炼成"一眼识水质"的绝活。养鱼这事儿啊,急不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