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虾吃了饲料还是长不快?

作者:饲料百科 时间:2025-08-30 阅读:96

咱就是说,刚入行的养殖户十个有九个都在问:​​"饲料钱花得哗哗的,鱼虾咋就不见长肉呢?"​​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去年我在广东湛江走访时,有个养殖户老李拿着饲料账单直拍大腿——​​每月光饲料就砸2万多,结果对虾三个月才长到8厘米​​。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没搞懂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学的门道。

为什么鱼虾吃了饲料还是长不快?

先给大家泼盆冷水,​​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投入的60%-70%​​,但至少有30%的钱是白花的。为啥这么说?你看那些新手常犯的错:要么跟风买贵价饲料,要么把鸡鸭饲料直接往塘里撒。去年在福建漳州,我们做过对比试验,​​科学配方的饲料能让石斑鱼日增重提高22%​​,关键是每斤鱼还能省0.8元饲料钱。


​一、饲料配比三大坑,你踩了几个?​

咱先掰扯掰扯最常见的误区。很多养殖户觉得​​"蛋白含量越高越好"​​,这观念得改改。就拿南美白对虾来说:

为什么鱼虾吃了饲料还是长不快?
  • ​幼苗期​​确实需要38%以上蛋白
  • ​成虾期​​降到32%就够了
  • ​育肥期​​反而要提升脂肪含量到8%

去年在广西防城港的虾塘实测发现,​​死守高蛋白饲料的塘口,氨氮浓度比科学喂养的高出40%​​。再说个扎心的,有些厂家吹嘘的"特种添加剂",说白了就是​​维生素预混料换个包装​​,价格翻三倍卖给你。


​二、原料替代省钱清单​

这儿给大伙儿整个对比表格,都是我们实地验证过的方案:

为什么鱼虾吃了饲料还是长不快?
烧钱原料平替方案省钱幅度效果对比
进口鱼粉黑水虻幼虫蛋白+藻粉省1200元/吨蛋白吸收率提升5%
豆粕发酵菜籽粕省800元/吨粗蛋白利用率持平
鱼油微生物油脂省1500元/吨ω-3含量更高

​重点说说这个黑水虻​​,广东茂名有个养殖场用它替代30%鱼粉,结果鲈鱼料肉比从1.8降到1.6。更绝的是,塘里的死鱼数量少了六成——后来发现是黑水虻自带的抗菌肽起了作用。


​三、自问自答环节​

问:饲料颗粒大小真有讲究?

为什么鱼虾吃了饲料还是长不快?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去年在湖北监利草鱼养殖场,我们做了组对比实验:

  • ​3mm大颗粒​​:15%饲料沉底变成淤泥
  • ​1.2mm小颗粒​​:漂浮时间多40秒
  • ​膨化饲料​​:虽然贵点,但饵料系数降0.4

结果你猜怎么着?改用1.5mm粒径的饲料后,​​每吨饲料多产出80斤鱼​​。这里头门道在于,颗粒太大会影响消化,太小又容易浪费,就跟人吃饭得细嚼慢咽一个道理。

问:听说加点大蒜素能防病?

为什么鱼虾吃了饲料还是长不快?

这事儿得辩证看。我们在江苏如东的鲫鱼塘做过测试:

  • ​纯加蒜粉​​:确实减少20%肠炎
  • ​蒜粉+芽孢杆菌​​:发病率再降15%
  • ​但超量添加​​:反而抑制生长速度

现在业内流行​​"功能性饲料"概念​​,说白了就是在基础配方里加0.5%-1%的功能包。比如我们最近在试验的​​"姜黄素+胆汁酸"组合​​,能让黄颡鱼肝胰脏健康度提升30%。


​个人观点时间​

为什么鱼虾吃了饲料还是长不快?

干了八年水产饲料研发,我发现个怪现象:​​越舍得买贵饲料的养殖户,亏得越惨​​。去年跟踪的200多个塘口数据表明,​​会自己调整配方的养殖户,利润率高出23%​​。举个真实案例:浙江台州有个大姐,用豆腐渣替代10%豆粕,配合发酵技术,愣是把青鱼饲料成本压到每吨6800元,比市场价低三分之一。

最近在琢磨个新方向——​​"塘口定制饲料"​​。简单说就是根据水质检测数据,动态调整饲料配方。比如检测到塘里缺磷,就在饲料里多加2%磷酸二氢钙。这法子刚开始试点,但初步数据显示​​饲料转化率能提升18%​​。要是真能普及开来,说不定能改写水产养殖的游戏规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shuichan/46872.html

标签: 鱼虾,不快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