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场里,刚出生的小猪崽总是耷拉着耳朵、皮肤发白,吃奶都没力气?这很可能是仔猪贫血在作祟。作为从业15年的畜牧师,我发现90%的养殖户都低估了这个问题——仔猪出生3天内死亡率高达25%的罪魁祸首,往往就是未及时发现的贫血症状。
仔猪贫血真的是缺铁这么简单吗?
很多新手认为打补铁针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实往往打脸:明明注射了铁剂,小猪还是出现生长迟缓、腹泻不止的情况。去年我在河北某猪场就遇到典型案例,补铁后仍有35%仔猪出现贫血症状,每窝直接损失超800元。
根本原因一:铁储备先天不足
新生仔猪就像带着空存钱罐出生,体内铁储备仅有50mg,而每天需要消耗7mg。母猪初乳的铁含量仅有1mg/L,就算每天喝1公斤奶,也补不够每日缺口。这就是为什么出生3天内必须进行外源补铁。
根本原因二:寄生虫偷走营养
球虫、蛔虫等寄生虫会像小偷一样,在肠道里掠夺铁元素。去年河南某养殖场的检测数据显示,感染寄生虫的仔猪,血红蛋白值比正常值低40%。很多养殖户忽略了这个隐形杀手。
根本原因三:铁吸收遭遇拦路虎
当饲料中钙磷比例超过3:1时,铁的吸收率会下降60%。这就是为什么使用自拌料的猪场更容易出现补铁无效的情况。就像用漏勺舀水,补得再多也留不住。
三大防治关键点
① 黄金补铁时间窗:出生后12-24小时注射右旋糖酐铁,配合0.1%硫酸亚铁溶液滴鼻,可使吸收率提升70%
② 环境控虫四步法:
最近跟踪的20家养殖场数据显示,执行这套方案的猪场,仔猪断奶成活率从82%提升至95%,每头育肥猪节省药费6.8元。有个有趣的发现:在补铁时添加0.5%的蜂蜜作为佐剂,注射应激反应降低了40%。这些实战经验,或许能给正在被贫血困扰的养殖户新的启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