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刷到“豆渣喂猪省一半饲料钱”的视频,结果自己一动手就搞出拉稀猪、瘦鸡仔?或者听说别人用发酵豆渣替代30%玉米,自己试了却把羊喂得流产?这玩意儿就跟开盲盒似的——加少了浪费,加多了翻车。今天咱们就把这个豆渣发酵饲料占比的坑全填平,手把手教你避开那些老养殖户都不一定告诉你的雷区。
我刚学养殖那会儿,最怕的就是算比例。网上有人说能加50%,有人说超过20%准出事。后来发现啊,这玩意得看三个关键:动物种类、发酵含水量、喂的是啥阶段。举个极端例子,同样是30%的发酵豆渣,喂育肥牛可能还嫌少,但要是塞给刚断奶的小猪,第二天保准窜稀窜到虚脱。
咱不整虚的,直接甩个老手们用血泪换来的安全用量表:
猪:小猪(30斤以下)最多8%,中猪(60斤前)15%,育肥后期撑死20%
重点来了!这里说的20%是发酵后的湿料,如果豆渣含水量70%,实际干物质只有6%!所以得按这个公式算:
干物质占比 = 添加量 × (1 - 含水量)
比如你喂20%的湿豆渣(含水70%),实际干物质只有20%×30%=6%,离安全线还远着呢。
鸡鸭:雏鸡6%,下蛋母鸡最多6%
这里有个隐藏bug——鸡的肠道特别怕纤维。我邻居去年给蛋鸡喂了8%发酵豆渣,结果鸡蛋壳薄得跟纸似的,后来发现是纤维影响了钙吸收。所以养鸡户记得每吨料加200克木聚糖酶。
牛羊:育肥期能吃到30%,但怀孕母畜必须降到20%
反刍动物虽然能吃更多豆渣,但去年老王家的母羊流产,查到最后就是豆渣含水量超标。他说加了30%,但实际湿料含水量75%,干物质才7.5%!所以一定得用湿度计测准了。
你们肯定听过“手捏成团不滴水”的说法,但新手最容易栽在这儿。去年我用70%含水量的豆渣喂猪,按20%添加量算着安全,结果猪越吃越瘦。后来发现实际干物质只有6%,能量根本不够!现在我的经验是:
这里有个血泪教训:我表弟用50%含水量的豆渣喂鸭,按30%添加量算着没问题,结果鸭子集体拉绿屎。后来发现他忘了换算——50%湿豆渣30%添加量,实际干物质是15%,而鸭子最多只能吃12%!所以千万记住湿料和干料要换算啊!
Q:为啥我按20%添加还是出问题?
A:八成踩了这三个坑:
Q:能完全替代豆粕吗?
A:能!但得会换算。1斤干豆渣≈0.4斤豆粕,但要补0.05%蛋氨酸。比如老张用发酵豆渣替代20%豆粕,成本降了15%,产蛋率还涨了2%。不过要注意豆渣蛋白含量波动大,最好每批都检测。
Q:发酵好的料能存多久?
A:看包装!呼吸膜袋子能存半年,普通塑料袋顶多1个月。去年我图便宜用化肥袋装料,结果半个月全霉了,损失够买三年专用袋的...
别信那些“万能配方”,关键得学会这三招:
最后送大家个口诀:小猪不过一成人不过三,母畜怀孕要减半,家禽最怕粘屁股,反刍能吃小半碗。按这个来,至少省下三年试错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