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猪圈不就是个养猪的地方吗?干嘛搞得跟建房子似的讲究?我刚开始养猪那会儿也这么想,结果猪崽子三天两头生病,饲料成本蹭蹭涨,后来才知道啊,问题全出在这猪圈设计上。新手想快速涨粉...哦不,快速养猪回本,还真得先把这猪圈搞明白。
先说说选址这档子事。你以为随便找块地搭棚子就行?我邻居老王家就这么干的,结果雨季一来猪圈直接变水塘。选址得看三个硬指标:地势高不积水、背风向阳能保暖、离水源近但不在上游。前年隔壁村养猪场就因为建在河滩上,一场洪水直接赔了二十多万。
布局这块学问更大。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所有猪都塞一个屋里,结果猪打架抢食闹得慌。正确的做法是搞功能分区:
材料选择更是个坑。有次我用铁皮搭顶棚,夏天猪热得直撞墙。后来换成双层彩钢夹泡沫板,温度直降8℃。这里给大家列个对比:
砖混结构:造价高但耐用
钢架棚:便宜但冬冷夏热
竹木结构:适合临时养殖
重点部位像食槽最好用不锈钢,别看贵,能用七八年不生锈。
通风排污这玩意看着简单,搞不好就是满屋臭味。我试过装大功率排风扇,结果小猪集体感冒。现在流行的是地沟通风+屋顶换气扇组合,既保持空气流通又不直吹猪身。排污道要有3%的坡度,每天冲两次水,配合发酵床技术,能省一半人工。
说到成本控制,新手最容易栽跟头。刚开始我照着标准图纸建,结果预算超了五成。后来发现旧材料改造+本地资源利用才是王道。比如用竹片代替金属围栏,拿酒糟混合秸秆做发酵床,光这两项每年能省两万多。不过关键部位像地基和梁架可不能省,去年大雪压塌猪圈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其实啊,猪圈设计就跟搭积木似的,既要考虑猪的习性,又要算经济账。有回我见个养殖户在猪圈里装音乐播放器,说是能促进生长,结果电费比饲料费还高。还是那句话:实用比花哨重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现在我家猪圈虽然看着不高级,但每头猪日均增重能达到1.2斤,这就够本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