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每天按时喂饲料,动物就是长得慢。特别是新手小白啊,可能都在想:"我买的饲料也不便宜啊,怎么隔壁老王家养的鸡就是比我家肥?"(这里偷偷告诉你们,搞不好问题就出在饲料颗粒的大小上!)最近我也在琢磨这个"颗粒饲料粒径对照表",发现这里边门道还真不少...
先别急着划走啊,咱们先说说这个新手最常踩的坑。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饲料袋子明明写着"全价饲料",动物吃了还是营养不良吗?重点来了——颗粒太大幼崽吞不下,颗粒太小营养流失快。这就跟咱们吃饭一个道理,你给婴儿喂整颗花生肯定要噎着,但把牛肉打成泥喂给成年藏獒?那也太浪费了吧!
鸡鸭这种禽类啊,喉咙结构特殊,适合吃2-3mm的颗粒,就跟咱们吃爆米花差不多大小。猪呢就皮实多了,3-5mm的颗粒直接咔咔嚼。最讲究的得数水产养殖,鱼苗饲料要磨得比面粉还细(0.5mm以下),成鱼饲料反而要做成3-6mm的浮性颗粒。这里我整理了个简单对照表:
动物类型 | 生长阶段 | 推荐粒径 |
---|---|---|
蛋鸡 | 育雏期 | 1.5-2mm |
肉猪 | 育肥期 | 4-5mm |
鲤鱼 | 成鱼期 | 4-6mm |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那我去买饲料或者自己加工的时候该注意啥?"重点看筛网孔径!比如你要做3mm的颗粒,筛网孔径得选4mm左右的。这里有个行业内常用的换算公式:筛网孔径=目标粒径×1.2。不过不同机型会有细微差别,最好直接问厂家要参数表。
突然想起来个案例。去年我表弟养的那批肉鸭,死活不长膘。后来发现饲料厂给错粒径了,本该2.5mm的颗粒做成了4mm。好家伙,鸭子天天啄食跟吃石子似的,能长肉才怪!所以说啊,粒径偏差超过0.5mm就要警惕了。
Q:颗粒硬度重要吗?
A:太重要了!硬度不够的饲料入水就散,鱼虾根本吃不到。但也不是越硬越好,硬度控制在3-5kg/cm²最合适,拿手捏着有点弹性又不碎的状态就对了。
Q:自己配饲料要注意啥?
A:三个重点记好了:先粉碎再混合、控制水分在12%-14%、制粒温度保持75-85℃。特别是水分控制,太干了颗粒容易开裂,太湿了又粘模具。
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养殖户开始用不同粒径饲料分时段喂养。比如早上喂小颗粒促进消化,傍晚喂大颗粒延长饱腹感。不过这个方法还没经过系统验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小编观点:说实在的,刚开始接触这些参数的时候我也头大。但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只要抓住几个关键数值,剩下的都是熟能生巧的事。下次选饲料记得先掏出手机查查对照表,别光听销售忽悠!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